萧洒看未足。宋代。梅尧臣。苍苍庭中竹,事莫叹迟速。不同栏下草,一岁一回绿。朝开花照曜,暮落风相逐。何如饱霜雪,冬夏森寒玉。谁将种官舍,本合近岩屋。不可一日无,萧洒看未足。阮生岂其愚,林中醉醽醁。我当明月时,移床来此宿。
诗词:《刑部厅看竹效孟郊体和永叔》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苍苍庭中竹,事莫叹迟速。
不同栏下草,一岁一回绿。
朝开花照曜,暮落风相逐。
何如饱霜雪,冬夏森寒玉。
谁将种官舍,本合近岩屋。
不可一日无,萧洒看未足。
阮生岂其愚,林中醉醽醁。
我当明月时,移床来此宿。
中文译文:
青苍苍庭院中的竹子,事情不必叹息慢慢。
不同的栏下的草,一年一次变绿。
早晨绽放的花照耀,傍晚风吹落相随。
何如饱经霜雪的竹子,冬夏都是寒冷的玉。
谁愿意种植官员的住所,本应靠近山岩的房屋。
不能一天没有,悠闲地观赏还不足够。
阮生怎么会愚笨,他在林中醉醺醺。
在我成为明月之时,我要把床搬到这里过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观赏庭院中的竹子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描绘苍苍庭院中的竹子,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景象的赞叹。他说事情不必叹息慢慢,意味着自然界的变化是无法改变的,应该接受和欣赏。不同栏下的草一年一次变绿,暗示了季节的更替,生命的循环。早晨竹子绽放的花照耀,傍晚被风吹落相随,表达了竹子生长的美丽瞬间和风吹动的柔美景象。诗中的饱经霜雪的竹子象征坚韧和纯洁,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散发出寒冷的气息。
诗人通过描述种植官员的住所应该靠近山岩的房屋,暗示了追求宁静和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他认为没有竹子就不可一日无,意味着竹子对他来说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观赏竹子的乐趣永远不会满足。诗中的阮生被描述为在林中醉醺醺,表现了他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在成为明月之时将床搬到竹子旁边过夜的愿望,表现了对宁静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渴望。
总之,这首诗以对自然界景象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为主题,通过描绘竹子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叹和对安宁生活的追求。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