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老蕨拳紫茸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宣州签判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shàng lǎo jué quán zǐ rō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寒溪翠拖碧玉带,苍山晴卧蜕骨龙。
水边苦竹抽肥笋,石上老蕨拳紫茸
泊船系缆宿明镜,昭亭庙古攒瘦松。
阴风雨电潭心起,云遮北岭如墨浓。
田秧浸绿白鹭立,内史出喜嘉宾从。
昔时谢公来赛神,兰肴作椒金作锺。
联诗姓何名已失,板蠹粉落虫鸟踪。
我乡复传召南化,磨镂黑石君亦逢。
()
碧玉,苦竹,风雨,云遮

《送宣州签判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勋》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溪翠拖碧玉带,
苍山晴卧蜕骨龙。
水边苦竹抽肥笋,
石上老蕨拳紫茸。

泊船系缆宿明镜,
昭亭庙古攒瘦松。
阴风雨电潭心起,
云遮北岭如墨浓。

田秧浸绿白鹭立,
内史出喜嘉宾从。
昔时谢公来赛神,
兰肴作椒金作锺。

联诗姓何名已失,
板蠹粉落虫鸟踪。
我乡复传召南化,
磨镂黑石君亦逢。

中文译文:
寒溪翠水如玉带,
苍山晴时蜕龙骨。
水边苦竹抽出肥嫩的笋,
石上古老的蕨鳞紫茸。

停船系缆宿于明亮的湖面,
昭亭庙里古老的瘦松树密密相连。
阴风雨电激起湖心的波澜,
云雾遮蔽北岭如墨一般浓重。

田地里嫩秧浸润绿色,白鹭矗立其中,
内史出来迎接喜庆的宾客。
昔日谢公曾来此地与神比赛,
兰肴佳肴、黄金酒钟。

联诗的姓氏和名字已经遗失,
板蠹虫飞扬,粉末凋零,不再有昔日的痕迹。
我故乡再次传来召南的变化,
磨镂的黑石,你也会遭遇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送宣州签判马屯田的情景,并寄托了对知州邵司勋的祝福和期望。

诗中以自然景物描绘出山水的美丽景色,如寒溪翠水、苍山、水边的苦竹和石上的老蕨。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恢弘。

诗中还通过描写明亮的湖面、古老的瘦松和阴风雨电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情绪的起伏。北岭被云遮蔽,给人以墨浓的感觉,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田地里绿色的秧苗和白鹭,以及内史为喜庆的宾客出迎的场景,展示了农田的丰收和人们的喜悦。

最后几句提到了联诗的姓氏和名字已经遗失,板蠹虫和粉末的凋零,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事物的消逝。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故乡召南变化的期待和对黑石的磨镂的祝福。

整首诗的诗意以山水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映射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才华和对自然、人情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