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每出观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慈姥矶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íng zhōu měi chū guā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芦汀泱漭外,露敛见孤嶂。
行舟每出观,渐近已殊状。
傍来认饮牛,正去忽侧盎。
水壑阴若舂,野鸟时与相。
且待风色回,出口始浩荡。
()
孤嶂出观渐近殊状水壑野鸟风色:指风。风势,风向。泛指天气。风光,景色。形势,动静。风的颜色。
出口:(动)说出话来:~伤人|~成章。②(动)(船只)驶出港口。③(动)本国或本地区的货物运出来:~货|~税。[反]进口。④(名)从建筑物或场地出去的门或口儿:车站~。[反]入口。
浩荡:(形)水势大,泛指壮阔的样子:江水~。

《慈姥矶下》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慈姥矶下,芦汀泱漭外,
Under the Ciluo Jetty, beyond the vast reed marshes,
露敛见孤嶂。
Dew retreats, revealing the solitary peaks.

行舟每出观,渐近已殊状。
Each boat trip offers a different view, gradually approaching a distinct scene.

傍来认饮牛,正去忽侧盎。
Beside, someone recognizes the drinking cattle, while another wanders to the side, lost in thought.

水壑阴若舂,野鸟时与相。
The water channels are shaded like a mortar, wild birds occasionally cross paths.

且待风色回,出口始浩荡。
Let's wait for the return of the wind's color, only then will the path ahead become magnificent.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慈姥矶下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观的观察。诗中的芦汀、孤嶂、水壑、野鸟等形象描绘生动,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诗词开篇以慈姥矶作为起点,描绘了芦苇丛生的湖泊和远处的孤嶂,暗示着诗人所处的环境。随后,诗人描述了每次乘船出行时所见景色的变化,以及人们在船上的不同心境。诗人通过对水壑的描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水壑的阴影比作舂米的石臼,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幻多样。最后,诗人期待着风色的回归,预示着出口的景色将会变得宏大壮丽。

整首诗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变化的感悟。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诗词中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生动,同时也可以在景色的变化中思考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