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中明有

出自唐代无名氏的《永遇乐·学道修心》,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dìng zhōng míng yǒu,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学道修心,存神炼性,直要轻举。
补脑还精,流水不腐,户枢终不蠹。
日魂月魄,抟归炉鼎,真气自然流聚。
把心猿缚住,意马追回,迥无尘虑。
定中明有,阳龙阴火,水火透时为度。
八段奇文,千口活法,向上有一路。
吕公高尚,未离人世,有分也须相遇。
约十洲三岛,骖鸾跨鹤,大家同去。
()
学道,炼性,炉鼎,真气,意马,追回

这首诗词《永遇乐·学道修心》是一首宋代的作品,作者是无名氏。诗中表达了学习道德修养和内心修炼的主题,强调了轻举妄动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了一些象征和意象,如"补脑还精"表示通过学习来增加智慧,"流水不腐,户枢终不蠹"则比喻心灵要像流水一样保持清澈,不受外界的腐蚀。"日魂月魄,抟归炉鼎,真气自然流聚"这句话则表达了通过修炼心灵,使得身心合一,真气自然流动。

诗中还提到了"把心猿缚住,意马追回,迥无尘虑",这是在告诫人们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杂念,使心灵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定中明有,阳龙阴火,水火透时为度"则表达了在修炼中要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最后几句诗中提到了吕公、骖鸾和鹤等象征性的形象,表示修炼者们共同追求道德境界的旅程。"约十洲三岛,骖鸾跨鹤,大家同去"则表达了修炼者们共同前行的决心和团结。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意象,表达了学习道德修养和内心修炼的重要性,以及修炼者们共同追求道德境界的旅程。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