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风折哀玉

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和端式十题·春塘冰》,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óu fēng zhé āi yù,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春塘含薄冰,淅沥隐隈曲。
晴日射寒芒,柔风折哀玉
草树曾未知,波光已先绿。
()
淅沥,隈曲,晴日,寒芒,未知,波光

《和端式十题·春塘冰》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池塘上的薄冰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变幻。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天的池塘含着薄薄的冰,
淅沥声在弯曲的隐隈中回荡。
晴朗的阳光照射下,冰面闪烁着寒芒,
柔风吹拂着,将冰上的玉石折断。
草木曾经不知道,但波光已经先行染绿。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塘冰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变化。诗人运用细腻的语言,将春天池塘上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的薄冰、淅沥声、寒芒和折断的玉石等形象,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清新和活力。

诗人通过描述冰面上的波光和绿色,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草木虽然还没有发芽,但波光已经先行染绿,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大自然即将焕发新的生机。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变幻,以及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