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使孜孜悯惸独

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和公廙喜雪》,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ù shǐ zī zī mǐn qióng dú,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曏来河洛久愆阳,祷祀徒劳罄肃庄。
林雪飞花欣暂白,麦田濡叶未全典。
城中稍觉桑薪贵,村外时闻社瓮香。
入使孜孜悯惸独,斯民那复畏凶荒。
()
河洛:1.黄河与洛水的并称。2.指黄河与洛水两水之间的地区。3.指洛阳。4.指洛水。5.河图洛书的简称。6.饸饹。
愆阳徒劳:(动)无益地耗费劳力:~无功|枉自~|~无益。
孜孜:1.勤勉;不懈怠。2.犹孑孑。孤单、独自。3.形容词结构中的叠音附加成分。4.急切;恳切;一再。
悯惸复畏凶荒

《和公廙喜雪》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曏来河洛久愆阳,
祷祀徒劳罄肃庄。
林雪飞花欣暂白,
麦田濡叶未全典。
城中稍觉桑薪贵,
村外时闻社瓮香。
入使孜孜悯惸独,
斯民那复畏凶荒。

中文译文:
自古以来,河洛地区久经战乱,
祭祀祈福徒劳无功。
林中的雪花飞舞,使一切暂时变白,
麦田上的叶子被雪覆盖,还未完全显露出来。
城中的人们渐渐感到柴薪的珍贵,
村外时常传来社瓮的香气。
我作为使者,心怀忧虑,孜孜不倦地关心着人民,
这个国家的人民又何曾害怕过灾荒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司马光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诗中以雪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忧虑之情。诗的开头提到河洛地区久经战乱,祭祀祈福徒劳无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困苦。接着,描绘了雪花飞舞和麦田被雪覆盖的景象,暗示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困顿。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城中人们渐渐感到柴薪的珍贵,村外传来社瓮的香气,表达了人们对于温饱生活的渴望和对于社会稳定的期盼。最后,作者以自己作为使者的身份,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呼吁人们不要害怕灾荒,而是要勇敢面对困难,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期盼,呼吁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