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并世不相容。宋代。黄庭坚。英雄并世不相容,割据山川计亦穷。沟水已东全入汉,淮阴谁复议元功。
《鸿沟》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英雄并世不相容,
割据山川计亦穷。
沟水已东全入汉,
淮阴谁复议元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但英雄们之间却无法和平共处。山川被各个割据势力所占据,各自为政的局面也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沟水已经全都流入大河,表明各地的割据势力逐渐被统一的大势力所吞并。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淮阴地区,谁还能够重新审议并评估他们过去的功绩。
赏析:
《鸿沟》是黄庭坚在宋代政治动荡的时期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乱世的忧虑和对英雄们无法和解的感慨。诗中的"鸿沟"象征着割据势力之间的隔阂和不和,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纷争。作者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乱世的无奈和对国家统一的期望。
诗词中的"沟水已东全入汉"表明割据势力渐渐被大势力所吞并,大势所趋已经无法改变。最后两句"淮阴谁复议元功"则提出了一个问题,淮阴地区的英雄们在统一大势下,他们过去的功绩和贡献是否还能够被重新评估和重视。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忧虑和对英雄们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期望和对英雄们功绩的思念。诗词中的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发,体现了黄庭坚对时代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