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摇枯竹冷萧萧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题樊侯庙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g yáo kū zhú lěng xiāo xiāo,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门掩虚堂阴窈窈,风摇枯竹冷萧萧
邱虚余意谁相问,丰沛英魂我欲招。
野老无知惟卜岁,神巫何事苦吹箫。
人归里社黄云暮,只有哀蝉伴寂寥。
()
虚堂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邱虚相问丰沛:(形)雨水充足。
英魂:英魂yīnghún对生前有杰出功绩者的美称。亦见“英灵”
卜岁神巫:巫师。
吹箫: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簫。”详“吴市吹簫”。3.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归里社只有:(连)表示必要的条件关系(常跟“才”呼应):~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任务完成。
寂寥:(书)(形)寂静而空旷:四野~|~无人。

《题樊侯庙二首》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门掩虚堂阴窈窈,
风摇枯竹冷萧萧。
邱虚余意谁相问,
丰沛英魂我欲招。
野老无知惟卜岁,
神巫何事苦吹箫。
人归里社黄云暮,
只有哀蝉伴寂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樊侯庙的景象,以及诗人对那里的历史人物与英灵的追思之情。诗人感叹门扉关闭,虚堂内显得幽暗静谧,枯竹被风吹动,发出凄凉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那里的历史与文化遗存仍然存在,并且希望能够召唤那些伟大的英魂。他提到了野老卜岁的事情,以及神巫苦吹箫的情景,表达了对神秘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最后,诗人看到人们回到里社,黄云渐渐笼罩,只有哀蝉的声音陪伴着寂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樊侯庙的景象,并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门掩虚堂、风摇枯竹等细节,创造出一种幽静凄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里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诗中提到的邱虚、野老和神巫等形象,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神秘传统的关注和思考。最后的黄云和哀蝉,则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寂寥和离愁的气氛。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思索和追溯的情感。诗人借助樊侯庙的景象,唤起了读者对过去伟大人物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整首诗词以淡雅的语言风格,传递出一种追寻传统文化与历史的情感,使读者在静谧的氛围中感受到深沉的思考和敬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