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欢触事真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赠嗣直弟颂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ēi huān chù shì zhē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饥渴随时用,悲欢触事真
十方无壁落,中有昔怨人。
()
饥渴:1.腹饿口渴。《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苟无飢渴。”唐韩愈《顺宗实录二》:“此蛇所以致鸟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饲之,勿令飢渴。”艾青《春》诗:“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飢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孔丛子·公仪》:“君若飢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伋亦愿在下风。”清李渔《风筝误·遣试》:“小生方在惊疑之际,彼妇正在飢渴之中。”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二:“对于飢渴着胜利的老百姓,即使小败已经就是好消息了,何况还是‘大捷’。”3.腹饿口渴。饥,通“飢”。《商君书·战法》:“民倦且饥渴。”4.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宋曾巩《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始敢通牋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载省孤蒙。”
悲欢:见'悲欢'。
十方:十方shífāng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赠嗣直弟颂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亲近的弟弟嗣直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赠嗣直弟颂十首

饥渴随时用,
悲欢触事真。
十方无壁落,
中有昔怨人。

译文:
给嗣直弟兄写十首赞颂

无论饥饿或渴望,随时都可依赖,
悲欢喜怒与现实接触,都是真实的。
无论身处何地,无拘无束,
然而内心中却有过去的怨恨之人。

诗意:
这首诗是黄庭坚写给他亲近的弟弟嗣直的赞颂之作。诗人表达了对嗣直的深深思念之情,并探讨了人生中常见的饥饿、渴望、悲伤和快乐等情感经历。诗人认为这些情感是真实而深刻的,它们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无论何时都会出现。此外,诗人也提到了十方无壁落的意象,表示自由自在的心境,但在内心深处仍然有着曾经的怨恨之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亲弟弟的情感,同时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思维和洞察力。诗中的"饥渴随时用"和"悲欢触事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各种情感的真实体验。"十方无壁落"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内心的自由和超脱,而"中有昔怨人"则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对过去怨恨之人的记忆。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情感和心境,使读者可以深入体验到作者的情感世界。黄庭坚以他独特的方式,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人生体验相结合,从而使这首诗具有普世的意义。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