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梢菱蔓绿才深

出自宋代张耒的《旱池》,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ǒu shāo líng màn lǜ cái shē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藕梢菱蔓绿才深,日射游鱼聚岸阴。
呴沫已知为计尽,渚鸥沙鹭亦何心。
()
游鱼,呴沫,已知

《旱池》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藕梢菱蔓绿才深,
日射游鱼聚岸阴。
呴沫已知为计尽,
渚鸥沙鹭亦何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旱池的景象,以及其中的一些生物。诗人通过描述旱池中的藕梢、菱蔓的绿色已经长得很深,受到阳光照射的游鱼聚集在岸边的阴影中。然而,这种景象背后却有着一种无奈和无情的现实。诗人认识到,即便这些鱼儿在水中游动,它们也无法逃脱干涸的命运。与此同时,渚上的鸥鸟和沙滩上的鹭鸟也不会关心、不会有所动容。

赏析:
《旱池》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常。诗人通过对旱池中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藕梢和菱蔓的绿色深深地生长着,显示出生命的顽强,但却无法抵挡干旱的命运。阳光照射下的游鱼聚集在岸边的阴影中,显示出它们对生存的绝望和无奈。诗人通过这些生物的命运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法预测的变化。

诗人进一步用渚上的鸥鸟和沙滩上的鹭鸟来对比和衬托。它们并不关心旱池的干涸和其中生物的困境,它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这种对比凸显了人类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渚鸥和沙鹭对于这些旱池中的生物的遭遇是否有所感受?它们是否会有所行动?这种无动于衷的态度传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旱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它通过对旱池中景象的描绘和对生物的对比,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引发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