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幽梦随寒枕

出自宋代张耒的《宿慈氏院》,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èng wú yōu mèng suí hán zhě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楼上鸣钟报五更,朦胧深殿佛灯明。
更无幽梦随寒枕,听彻风松到晓声。
()
鸣钟:敲钟。谓食则鸣钟。形容富豪之家的生活。
五更:(名)①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②指第五更的时候:~天|起~,睡半夜。
朦胧:①模糊不清,隐隐约约。②月光不明。
佛灯:供于佛前的灯火。
幽梦:忧愁之梦。隐约的梦境。
寒枕

《宿慈氏院》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上鸣钟报五更,
朦胧深殿佛灯明。
更无幽梦随寒枕,
听彻风松到晓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慈氏院过夜的情景。诗中描述了黎明前的安静时刻,寺庙里的钟声和佛灯的光亮。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安静地度过了夜晚,没有被幽梦所困扰,而是聆听着风声和松韵,直到黎明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场景。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静谧的寺庙中。鸣钟报五更,是告诉人们已经进入了黎明前的时刻,同时也为诗中的环境增添了一种肃穆的氛围。朦胧深殿中佛灯的明亮,是对寺庙内的虔诚和信仰的象征,也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诗中的"幽梦"一词,可能指的是作者在夜晚的梦境中的幽绪,而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作者没有被幽梦所扰,表达了他的心境宁静和无忧无虑。而"寒枕"则显示了作者的清冷寡欲,没有被物质欲望所困扰。

最后两句"听彻风松到晓声"则描绘了作者在这宁静的时刻听到的风声和松树的韵律,暗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与之相融的心境。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祥和、清新的感受,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沉静而安详的心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