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载酒纵扁舟

出自宋代张耒的《洛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dāng zài jiǔ zòng piān zhōu,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洛水秋深碧如黛,乱石纵横泻鸣濑。
清明见底不留尘,日射澄沙动玑贝。
南山秋风已萧瑟,倒影上下迷空翠。
何当载酒纵扁舟,一尺鲤鱼寒可鲙。
()
乱石纵横:(形)竖横交错:铁路~。②(形)奔放自如:笔意~。③(动)奔驰无阻:~驰骋。
见底不留日射澄沙:过滤后较细的豆沙:~馅儿月饼。
秋风:1.秋季的风。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3.蟋蟀的别名。
萧瑟:(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形容景色凄凉。[近]萧条。
倒影:(名)映出的倒立的影子:湖水映着垂柳的~。
空翠扁舟:1.小船。2.编列众舟为一舟。
鲤鱼:1.鱼名。身体侧扁,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肉味鲜美。生活在淡水中。2.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鱼”代称书信。3.借指传递书信者。

《洛水》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洛水秋深碧如黛,
乱石纵横泻鸣濑。
清明见底不留尘,
日射澄沙动玑贝。

南山秋风已萧瑟,
倒影上下迷空翠。
何当载酒纵扁舟,
一尺鲤鱼寒可鲙。

诗词的中文译文:

洛水的秋天深沉,水面呈现出蓝得像黛石一样的颜色,
乱石纵横,水流湍急,发出激烈的声音。

清明时节,水清澈见底,不留下任何尘埃,
阳光照射在澄清的沙底,使沙子闪动如美玉一样。

南山的秋风已经凄凉萧瑟,
山的倒影在水面上下交错,迷失在苍翠的空间中。

何时才能载着美酒,乘坐小船畅游洛水,
有一尺长的鲤鱼,寒冷之中也能变得鲜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洛水秋天的景色,以及作者对洛水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洛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河流,流经今天的河南洛阳市,因其秀美的景色而闻名。

诗的开篇以形容词描绘洛水秋天的景色,用比喻手法将水的颜色与黛石相比,形容出碧蓝的水面。接着,描述了洛水的特点,强调了水流湍急、乱石纵横的情景,以及水流发出的激烈声音,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洛水的生动与活力。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洛水景色,清明时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春季河水最为清澈的时候。诗中写道,洛水清澈见底,阳光透过澄清的水面照射在沙底,使沙子闪烁如玉,展现了洛水清澈透明的美丽。

然后,诗人转移到南山,描写了南山秋风的凄凉和山影在水面上的倒影。这里的南山指的是洛阳城南的群山,秋风吹过,山中的景色凄凉而萧瑟,山的倒影在水面上上下下迷离着,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意境。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希望。诗人希望能够乘船载着美酒,在洛水上畅游,感受洛水的美丽。一尺长的鲤鱼在寒冷的水中也能保持活力,这里寓意着秋天的洛水依然有着生机和美丽。

整首诗以洛水秋天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洛水的特点和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洛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诗中运用了形容词描绘景色的美丽和特点,通过对水流、石头、阳光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洛水秋天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畅游的向往,通过美酒和鲤鱼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生活和自由的追求。整首诗以其清新的描写和秋天特有的寂静之美,给人以深沉而静谧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洛水秋景的独特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