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倦烦暑

出自宋代张耒的《和应之永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uō bìng juàn fán shǔ,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多病倦烦暑,幸兹山水幽。
惜芳悲鷤{右封去寸左鸟},占雨听鸣鸠。
池影澄当户,山阴暮转楼。
黄昏萤点点,秋信与堪愁。
()
倦烦,幸兹,山水,惜芳,悲鷤,当户

《和应之永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多病倦烦和炎热夏季中,幸运地享受到了宁静的山水之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病倦烦暑,
幸兹山水幽。
惜芳悲鷤,
占雨听鸣鸠。
池影澄当户,
山阴暮转楼。
黄昏萤点点,
秋信与堪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季里身体不适、疲倦烦躁的心情,但他却能在宁静的山水之间找到一丝慰藉和安宁。他感叹花朵的凋谢,悲叹鸟儿的离去,同时也倾听着雨声和鸣鸠的鸣叫。他观察着池塘的倒影在门前清澈明亮,山影在傍晚时分转到楼前。黄昏时分,点点萤火虫在暗中闪烁,这给人一种秋天即将来临的预感,也引发了作者的忧愁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炎热夏季中的心境和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他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通过欣赏山水之美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慰藉。诗中的花朵凋谢、鸟儿离去、雨声和鸣鸠的鸣叫,都是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变迁的暗示。作者通过描绘池塘的倒影、山影的转移以及黄昏时分的萤火虫,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秋天即将到来的预感。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