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花湿梦中香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秋雨初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ā jiāo huā shī mèng zhōng xiā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松竹阴寒分外苍,芭蕉花湿梦中香
抽身朱墨尘埃里,入眼山林气味长。
今日更无秋热去,晓晴犹带雨余凉。
却将白发三千丈,缲作霜丝补锦囊。
()
松竹阴寒:寒冷﹔天阴而寒冷。
芭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叶宽大,叶茎纤维可编绳索。果实也称芭蕉,可食用,状似香蕉。
梦中抽身:(动)使自身从某种局面、事情中摆脱出来:近段工作忙,实在~不出参加你的婚礼。
入眼:入眼rùyǎn看着舒服;顺眼;看中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水浒传》
山林:1.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2.借指隐居。3.指隐居之地。4.园林。5.山林体文章的省称。
气味:(名)①鼻子可以闻到的味:~芬芳|刺鼻的~。②指脾气、志趣等:~相投。
白发:1.白头发。2.揭发、揭露。
锦囊:1.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机密文件。2.借指诗作。3.吐绶鸡的别名。

《秋雨初霁》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雨过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松竹阴寒分外苍,
芭蕉花湿梦中香。
抽身朱墨尘埃里,
入眼山林气味长。
今日更无秋热去,
晓晴犹带雨余凉。
却将白发三千丈,
缲作霜丝补锦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雨初霁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诗的前两句“松竹阴寒分外苍,芭蕉花湿梦中香”描绘了秋雨过后的景象。松竹的阴影更显得苍凉,芭蕉花因为雨水的滋润而更加芬芳。这些描写传达了秋天的凉爽和湿润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抽身朱墨尘埃里,入眼山林气味长”表达了诗人抽身离开尘埃的世俗,进入山林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这里的山林气味长久留连在诗人的眼中,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接着的两句“今日更无秋热去,晓晴犹带雨余凉”表达了秋天的凉爽依然存在,即使秋热已经过去。这里的“雨余凉”形容了秋雨后的清凉感,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最后两句“却将白发三千丈,缲作霜丝补锦囊”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人将自己的白发比喻为长达三千丈的丝线,用来修补锦囊。这里的白发和锦囊都是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经历,诗人希望通过修补来保留和珍惜这些宝贵的经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雨初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思考和对珍贵经历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