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外功名梦等闲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寄题刘疑之坟山壮节亭,用辘轳体》,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 wài gōng míng mèng děng xiá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见了庐山想此贤,此贤见了失庐山。
胸中书卷云凌乱,身外功名梦等闲
一点目光牛背上,五弦心在鴈行间。
欲吟壮节题崖石,笔挟风霜齿颊寒。
()
见了失书卷:1.书籍,因古时书籍多为卷轴形,所以叫书卷。2.犹墨迹。
凌乱:(形)杂乱又不整齐,没有秩序:~不堪。也作零乱。[近]杂乱|散乱。[反]整齐。
功名:(名)①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②功绩和名声。
等闲:(书)①(形)平常,不算一回事:~视之。[近]平凡。[反]非凡。②(副)轻易,随便:莫~,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③(副)无端;平白地:~平地起波澜。
目光:(名)①视线:大家把~投向领导。②眼睛的神采:~犀利|~炯炯。③见识:~短浅|~远大。
鴈行风霜:(名)比喻长期奔波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久经~。
颊寒

《寄题刘疑之坟山壮节亭,用辘轳体》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见了庐山想此贤,
此贤见了失庐山。
胸中书卷云凌乱,
身外功名梦等闲。
一点目光牛背上,
五弦心在鴈行间。
欲吟壮节题崖石,
笔挟风霜齿颊寒。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刘疑之的思念之情。作者在庐山看到了庐山之外的景色,使他想起了刘疑之,而刘疑之则失去了庐山的美景。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他的胸中充满了书卷之气,但对功名利禄却漠不关心。作者用牛背上的一点目光来形容自己的渺小,而他的心却在鴈行的间隙中飞翔。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想要吟咏壮丽的景色并题写在崖石上的愿望,但他的笔却因为风霜而颤抖,齿颊因为寒冷而发抖。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庐山和刘疑之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作者以庐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刘疑之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矛盾心理体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更加强调了他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壮丽景色的向往,但又展示了他在面对寒冷环境时的无奈和困扰。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