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却较差。宋代。杨万里。开了元无鴈,看来不是花。若为黄更紫,乃借叶为葩。藜苋真何择,鸡冠却较差。未鴈犀菊辈,赤脚也容他。
《鴈来红》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鸟类的画面,通过对鸟的颜色和形态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开了元无鴈,看来不是花。
若为黄更紫,乃借叶为葩。
藜苋真何择,鸡冠却较差。
未鴈犀菊辈,赤脚也容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鸟类为主题,通过对鸟的颜色和形态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
首先,诗中提到的“鴈”指的是一种鸟类,它们的羽毛呈现出红色。作者开头说:“开了元无鴈,看来不是花。”这句话意味着红色的鸟并非花朵,但它们的美丽程度却不亚于花朵。
接着,诗中提到了“黄”和“紫”两种颜色。作者说:“若为黄更紫,乃借叶为葩。”这句话意味着如果鸟的颜色是黄色或紫色,那么它们的美丽就是通过借助叶子的颜色来实现的。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表达一种对于自然界中色彩的变化和组合的赞美。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藜苋”和“鸡冠”。藜苋是一种野菜,而鸡冠则是鸡头上的红色冠状物。作者说:“藜苋真何择,鸡冠却较差。”这句话意味着尽管藜苋的颜色很美丽,但与鸟的红色相比,却显得逊色。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表达一种对于自然界中色彩的多样性和美丽的认识。
最后,诗中提到了“鴈犀菊辈”和“赤脚”。这里的“鴈犀菊辈”指的是一种菊花,而“赤脚”则是指没有花鞋的状态。作者说:“未鴈犀菊辈,赤脚也容他。”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没有花鞋的状态,也能容忍鸟的存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表达一种对于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包容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鸟的颜色和形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然界中色彩的变化和组合、多样性和美丽的赞美,以及对于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包容和尊重。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