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渠倾盖真忘年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初食大原生蒲萄,时十二月二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ǔ qú qīng gài zhēn wàng ni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淮南蒲萄八月酸,只可生吃不可乾。
淮北蒲萄十月熟,纵可作羓也无囱。
老夫腊里来都梁,飣坐那得马乳香。
分明犹带龙须在,径寸玄珠肥十倍。
太原青霜熬绛饧,甘露冻作紫水精。
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水封不曾拆。
风吹日炙不曾腊,玉盘一朵直万钱。
与渠倾盖真忘年,君不见道逢麴车口流涎。
()
生吃,不可,无囱,老夫,乳香,龙须

《初食大原生蒲萄,时十二月二日》是宋代杨万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葡萄的生长和不同季节的特点,以及作者对葡萄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初次品尝大原生葡萄,时间是十二月二日。
淮南的葡萄在八月酸涩,只能生吃不能晾干。
淮北的葡萄在十月成熟,即使做成葡萄干也无法保存。
老夫从腊月来到都梁,坐下来享用却没有马乳香。
葡萄上明显还带着龙须,每颗葡萄肥大十倍。
太原的葡萄经过青霜熬制成绛饧,冻结的甘露变成了紫色的水精。
严冬压垂的葡萄架上无人采摘,雪覆盖着水面不曾打开。
风吹日晒也不能使其腐烂,一颗葡萄就价值万钱。
与那人分享,真是忘却了岁月的差距,难道你没有看到,路上遇到葡萄车口都会流口水吗?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葡萄的生长过程和不同季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描写,将葡萄的酸涩、肥美和珍贵与作者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食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通过葡萄的比喻,表达了对忘却岁月差距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意蕴含深厚,赏析时可以欣赏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