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凛秋旭霜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正月三日宿范氏庄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lǐn qiū xù shuāng,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酒名忘忧物,未尽酒所长。
醉後忘我身,安得忧可忘。
我饮初不多,不可无一觞。
平生难为酒,甘醴断不尝。
要与水争色,仍复菊敌香。
气盎春午花,味凛秋旭霜
三杯合自然,一滴诣醉乡。
竭来困行役,名酒安可常。
甘淡俱不择,芳冽那得将。
酒味何必佳,一醉径投床。
但令有可饮,不醉亦何妨。
()
忘忧物,未尽,所长,安得,不可,平生,难为

《正月三日宿范氏庄四首》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酒名忘忧物,未尽酒所长。
醉后忘我身,安得忧可忘。
我饮初不多,不可无一觞。
平生难为酒,甘醴断不尝。
要与水争色,仍复菊敌香。
气盎春午花,味凛秋旭霜。
三杯合自然,一滴诣醉乡。
竭来困行役,名酒安可常。
甘淡俱不择,芳冽那得将。
酒味何必佳,一醉径投床。
但令有可饮,不醉亦何妨。

中文译文:
酒的名字是忘忧的东西,未尽兴的酒最长久。
醉后忘却自我,怎能有烦恼可记挂。
我刚开始饮酒并不多,但不能没有一杯。
一生难得好酒,甘美的醴酒从未尝过。
它要与水争取色彩,仍然能与菊花媲美香气。
它的气味充盈着春天的午后花香,味道冷凛如秋朝的霜。
三杯酒合而为一,一滴酒就能使人陶醉。
用尽一生来奔波劳碌,名酒又怎能常常享受。
无论是甘美还是淡薄,都不加选择,而芳香和冷凉又怎能相提并论。
酒的味道何必非得好,一醉之后直接投身于床榻。
只要有可饮之物,不醉亦无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酒的热爱和对忘却烦恼的向往。作者认为酒是一种能够让人忘却忧愁的东西,喝醉之后可以忘记自我,摆脱烦恼。他认为即使只喝一杯酒,也不能没有。作者感叹自己一生很难品尝到好酒,甚至从未尝过甘美的醴酒。他将酒与水相比,认为酒应该有更加鲜明的色彩,与菊花的香气相媲美。他描述了酒的气味充盈着春天的午后花香,味道冷凛如秋朝的霜。三杯酒合而为一,一滴酒就能使人陶醉。作者认为酒是一种能够解除疲劳和困顿的良药,但并不适合常常享受。他认为无论是甘美还是淡薄的酒都不加选择,而芳香和冷凉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他认为酒的味道并不一定非得好,一旦喝醉了就可以直接投身于床榻。他认为只要有可饮之物,即使不醉也没有关系。

这首诗词通过对酒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忘却烦恼和解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酒的独特感受和对酒的品味要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酒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