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浩浩潮收声

出自宋代陆游的《送佛照光老赴径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ǎ yīn hào hào cháo shōu shē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大觉住育王,拗折拄杖强到底;佛照住育王,挑得钵囊随诏起。
从来宗门话,只要句不死。
说同说异庵外人,若是吾宗宁有此?日日风雨今日晴,万里春光入帝城;传宣江上走中使,开堂座下罗公卿。
御香霭霭云共布,法音浩浩潮收声
报恩一句作麽道?常遣山林见太平。
()
大觉拗折:断折。弯曲。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宗门不死说异外人:(名)①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②指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③指外国人。
日日:日日rìrì天天。∶一天一天地。
风雨:(名)①风和雨:~无阻|~大作。②比喻艰难困苦:不经历~,怎么见彩虹?
春光:(名)春季的景致:明媚~。
帝城传宣开堂:开堂kāitáng〈方〉∶升堂审讯,办案∶设灵堂开堂吊孝
浩浩:1.广阔宏大2.水势很大。
收声:止声;销声。

《送佛照光老赴径山》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佛教信仰者佛照光老赴径山的情景,并表达了对佛教的赞美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大觉住育王,拗折拄杖强到底;
佛照住育王,挑得钵囊随诏起。
从来宗门话,只要句不死。
说同说异庵外人,若是吾宗宁有此?
日日风雨今日晴,万里春光入帝城;
传宣江上走中使,开堂座下罗公卿。
御香霭霭云共布,法音浩浩潮收声。
报恩一句作麽道?常遣山林见太平。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推崇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佛照光老坚定地前往径山的情景,他拄着拐杖,坚定地走到底。佛照光老是佛教信仰者,他挑着钵囊,按照诏令行事。诗人认为,只要能够坚守佛教的教义,不论说法相同还是不同,都是宗门的话语,都是有价值的。诗人质疑外界对佛教的看法,认为只有真正信仰佛教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诗人描述了阳光明媚的日子,春光照耀着帝城。传宣佛法的使者在江上快速行进,受到众多官员的欢迎。御香弥漫,云雾缭绕,佛法的声音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诗人问道,如何回报佛教的恩德?他希望通过常常在山林中感受太平盛世的氛围来回报。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佛教信仰者的坚定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赞美和对社会和谐繁荣的渴望。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的思考和对外界对佛教的误解的质疑。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