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佛照光老赴径山。宋代。陆游。大觉住育王,拗折拄杖强到底;佛照住育王,挑得钵囊随诏起。从来宗门话,只要句不死。说同说异庵外人,若是吾宗宁有此?日日风雨今日晴,万里春光入帝城;传宣江上走中使,开堂座下罗公卿。御香霭霭云共布,法音浩浩潮收声。报恩一句作麽道?常遣山林见太平。
《送佛照光老赴径山》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佛教信仰者佛照光老赴径山的情景,并表达了对佛教的赞美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大觉住育王,拗折拄杖强到底;
佛照住育王,挑得钵囊随诏起。
从来宗门话,只要句不死。
说同说异庵外人,若是吾宗宁有此?
日日风雨今日晴,万里春光入帝城;
传宣江上走中使,开堂座下罗公卿。
御香霭霭云共布,法音浩浩潮收声。
报恩一句作麽道?常遣山林见太平。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推崇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佛照光老坚定地前往径山的情景,他拄着拐杖,坚定地走到底。佛照光老是佛教信仰者,他挑着钵囊,按照诏令行事。诗人认为,只要能够坚守佛教的教义,不论说法相同还是不同,都是宗门的话语,都是有价值的。诗人质疑外界对佛教的看法,认为只有真正信仰佛教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诗人描述了阳光明媚的日子,春光照耀着帝城。传宣佛法的使者在江上快速行进,受到众多官员的欢迎。御香弥漫,云雾缭绕,佛法的声音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诗人问道,如何回报佛教的恩德?他希望通过常常在山林中感受太平盛世的氛围来回报。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佛教信仰者的坚定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赞美和对社会和谐繁荣的渴望。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的思考和对外界对佛教的误解的质疑。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清畏轩。宋代。郑伯熊。 树蕙余百亩,世兰当路岐。清风一披拂,香气无不之。纫为楚累佩,辱我幽靓姿。小草生润底,雨露无恩私。不入儿女玩,岁晚得自持。所以古君子,清德畏人知。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宋代。范成大。牡丹初翦时,已具新花眼。代谢不容发,笑杀铁门限。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宋代。黄庭坚。廊庙从来不在边,黄扉青琐庆登贤。除书未试回天笔,何意佳城到马前。
瑞鹧鸪。宋代。晏殊。江南残腊欲归时。有梅红亚雪中枝。一夜前村、间破瑶英拆,端的千花冷未知。丹青改样匀朱粉,雕梁欲画犹疑。何妨与向冬深,密种秦人路,夹仙溪。不待夭桃客自迷。
齐天乐 新荷。清代。何振岱。飞红犹湿前宵雨,好春也懒归去。日潋池心,山摇萍际,夏气先烘晴宇。笛声凄楚。正倦倚薰风,吹凉前浦。艳说荷花,焉知结子此心苦。芳讯凭谁为主。更番催令节,佳期无阻。掠燕频低,遮鱼未稳,贴水钱钱堪数。愿春小住。便开晚蔷薇,番风应许。一任菱船,清歌江畔路。
二色菊。明代。朱诚泳。采采深黄间浅黄,两般颜色一般香。自缘青女施神巧,幻出浓妆与淡妆。
采石江上元夕简武昌周博士临湘李驿宰。两汉。王褒。朝回无处不淹留,元夕江干繫去舟。九奏箫韶天上听,千家灯火月中游。然犀壮志空流水,倚马长才见故丘。佳节谩劳伤往事,百壶堪醉鹔鹴裘。
凤凰台上忆吹箫。清代。庄棫。瓜渚烟消,芜城月冷,何年重与清游。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多少东风过了,去缥缈、何处勾留。都非旧,君还记否,吹梦西洲。悠悠。芳辰转眼,谁料到而今,尽日楼头。念渡江人远,侬更添忧。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
得家书。宋代。李洪。伤春渺渺独凝眸,黄耳归时暂放愁。跪得双鱼开尺素,别来一日抵三秋。花前块处怜秦赘,泽畔行吟类楚囚。预约鲤庭归省处,清微风送木兰舟。
西山桐十咏·桐叶。宋代。陈翥。吾有西山桐,下临百丈溪。布叶虽迟迟,庇根亦萋萋。密类张翠幄,青堪翦封圭。滑泽经日久,濡毳随干跻。近风带影动,坠雨向身低。宁隐凡鸟巢,自蔽仪凤栖。松柏徒尔顽,蒲柳空思齐。但有知心时,应使常弗迷。
六歌。宋代。文天祥。有妻有妻出糟糠,自少结发不下堂。乱离中道逢虎狼,凤飞翩翩失其凰。将雏一二去何方,岂料国破家亦亡,不忍舍君罗襦裳。天长地久终茫茫,牛女夜夜遥相望。呜呼一歌兮歌正长,悲风北来起徬徨。有妹有妹家流离,良人去后携诸儿。北风吹沙塞草凄,穷猿惨淡将安归。去年哭母南海湄,三男一女同嘘欷,惟汝不在割我肌。汝家零落母不知,母知岂有暝目时。呜呼再歌兮歌孔悲,鹡鴒在原我何为。有女有女婉清扬,大者学帖临钟王,小者读字声琅琅。朔风吹衣白日黄,一双白璧委道傍。雁儿啄啄秋无粱,随母北首谁人将。呜呼三歌兮歌愈伤,非为儿女泪淋浪。
绝句九首 其二。明代。刘基。花自飘零草自荣,何须惆怅独关情。高轩日永成危坐,隔水风来闻锻声。
又三高祠下,依古柳,缆轻舟。渺飞过垂虹,相迎画*,劳动沙鸥。凝眸。绿阴多□、小红帘、犹是酒家楼万古清风范蠡,一轮明月苏州。休休。不似少年游。两鬓已经秋。记乌鹊新桥,黄鹂旧市,白虎荒邱。风流。美人何在,但离离、草色辨长州。莫上姑苏台上,夕阳无限诗愁。
木兰花慢 (原无调名兹据律补)重过吴门。元代。张可久。又三高祠下,依古柳,缆轻舟。渺飞过垂虹,相迎画*,劳动沙鸥。凝眸。绿阴多□、小红帘、犹是酒家楼万古清风范蠡,一轮明月苏州。休休。不似少年游。两鬓已经秋。记乌鹊新桥,黄鹂旧市,白虎荒邱。风流。美人何在,但离离、草色辨长州。莫上姑苏台上,夕阳无限诗愁。
见白发有感。明代。熊卓。四十年馀添白发,却因头白忆青春。初缘愁病斑斑出,自落风尘种种新。已讶入梳纷满面,每于临镜一伤神。官途役役羞看汝,勋业犹惭报主身。
无题二首 其二。唐代。李商隐。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上元後连数日小雨作寒戏作。宋代。陆游。拟拨残书出郭行,浮云忽已败春晴。穷阎今雨无车马,卧听深泥溅履声。
次韵酬吴彦珍见寄二首 其二。宋代。王安石。篁竹荒茅五亩馀,生涯山蕨与泉鱼。家贫殖货羞端木,乡里传书比仲舒。白日忆君聊远望,青林嗟我似逃虚。春风渺渺乌塘尾,漫得东来一纸书。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六。清代。刘鹗。留心强为善,万事当听天。天定还胜人,何须苦烦煎?原宪竟得贫,颜子不假年。在彼不我知,在我当勉旃。
武陵春雪。金朝。张斛。天风吹雪满千山,不见桃花汎碧澜。洞里仙人贪种玉,岂知人世有春寒。
安厚卿枢密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苏辙。早岁参戎幕,开门对粉墙。初闻寡兄弟,共羡好姑章。一别飞腾速,全归福禄长。遗芳在子舍,它日望岩廊。
庚子荐饥。宋代。戴复古。饿走抛家舍,从横死路岐。有天有雨粟,无地可埋尸。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官司行赈卹,不过是文移。
元夕应制三首 其三。明代。蒋冕。圣主南郊大祀还,宫中今夕寿慈颜。金莲焰吐双龙阙,火树光腾万岁山。馥馥异香飘仗外,迟迟清漏出花间。恩波何幸沾臣下,特许诸司半月閒。
用元韵答戴簿。宋代。王炎。绿衣随宦牒,綵服侍安车。问齿君方壮,论才我不如。清新哦五字,博洽贯群书。尚肯求龙尾,容交华子鱼。
再次韵和公仪所示。宋代。韦骧。匆匆下马脱朝衣,夜直仪曹岁晏时。香穗萦回清一榻,烛花明媚耀重帷。诗成白雪音难和,梦断黄粱熟已迟。见说迟明还剡奏,恳求宫钥待言丝。
携仙箓九首。唐代。司空图。岳北秋空渭北川,晴云渐薄薄如烟。坐来还见微风起,吹散残阳一片蝉。一半晴空一半云,远笼仙掌日初曛。洞天有路不知处,绝顶异香难更闻。决事还须更事酬,清谭妙理一时休。渔翁亦被机心误,眼暗汀边结钓钩。迹不趋时分不侯,功名身外最悠悠。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闲眠舴艋舟。仙凡路阻两难留,烟树人间一片秋。若道阴功能济活,且将方寸自焚修。若有阴功救未然,玉皇品籍亦搜贤。应知谭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英名何用苦搜奇,不朽才销一句诗。却赖风波阻三岛,老臣犹得恋明时。剪取红云剩写诗,年年高会趁花时。水精楼阁分明见,只欠霞浆别著旗。此生得作太平人,只向尘中便出尘。移取碧桃花万树,年年自乐故乡春。
湘灵鼓瑟。唐代。陈季。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妙指微幽契,繁声入杳冥。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倪昭卿赋赠叶神童。宋代。白玉蟾。神童天纵何聪明,十幅一息增荣名。若非唐朝李太白,靖通真人当复生。击石轰雷惊四座,宝卷拈出安群情。八卦五行有妙用,金丹大药自然成。布衲蹁跹贱罗绮,银钩婉娩鬼神惊。仙山便好留仙佩,何必蓬莱顶上行。
湖西杂感诗。宋代。释智圆。看云静放支公鹤,临水闲观惠子鱼。窗下寂寥何所有,竺干经卷仲尼书。
香光寺姚广孝废园醉歌。清代。戴纯。西风吹山山不改,健鹘矫翮凌烟彩。古道苍茫踏叶行,晴沙漠漠田每每。道旁萧寺金碧辉,手执马箠叩僧扉。沙弥煎茶成小憩,秋阳昭灼牛羊归。回廊历尽散残步,后圃荒芜足云树。亭基苔满曲沼封,松耶石耶尚森布。大师学道辞室家,纵横才气满袈裟。靖难功成衣赐紫,几曾性僻耽烟霞。此地园林几时创,此夜魂游有梵放。僧伽不住女媭嗔,英雄事业俱魔障。我来携酒挂马鞍,探囊肴核还盈盘。据石留连尽杯酌,亦既醉矣瓶罍乾。仰天大笑出门去,山外斜阳红几处。寒水流澌逝不回,从古几人羁日驭。回首层峦指上方,千秋龙象护云堂。山僧不解古今事,笑杀狂夫醉更狂。
题郑谷江畔桐斋(郑生好琴,性达,兼寡欲)。唐代。皎然。客斋开别住,坐占绿江濆。流水非外物,闲云长属君。浮荣未可累,旷达若为群。风起高梧下,清弦日日闻。
答乐天临都驿见赠。唐代。刘禹锡。北固山边波浪,东都城里风尘。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
呈吴子纯叔。明代。汤珍。北郭开堂赐养丰,西山拄笏翠烟通。膝前巳遂承欢志,海内偏钦引退风。水槛观鱼花戏沼,松庭调鹤月流空。遥知三径多游暇,何事求羊兴莫同。
后两日大雪邦衡复用前韵作穷语戏和。宋代。周必大。天怜寓客混缁徒,十日无烟香积厨。暮雪故教投碎米,馋涎那更忍流酥。旃毛齧尽寒生粟,风絮吟时韵怕醐。谁似维摩坐芳缛,散花别是一方壶。
物情皆是是,之子独非非。便足超贤劫,何知杜德机。
众人今齮龁,我辈转归依。独惜名贤去,昂头问少微。
读沈司马伯含被言十二章有感用来韵却赠孤愤离怀黯然对深或可观予同社不必万人传也 其十。明代。张萱。物情皆是是,之子独非非。便足超贤劫,何知杜德机。众人今齮龁,我辈转归依。独惜名贤去,昂头问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