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华堂上玉台。唐代。薛涛。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裴回。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诗词《十离诗·镜离台》是唐代薛涛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一面黄金镜子从铸造至镜面上设计细腻花纹的过程,以及它无法被放置在华丽的玉台上供人欣赏的遗憾之情。
译文:
黄金镜子倾泻而成始得开,
初生时在三五月中盈回。
尽管精美却因尘埃蒙蔽,
未能被摆放在华丽的玉台。
诗意与赏析:
诗中以“十离”为题,描述了铸造黄金镜子的过程。镜子初成时,处于金属铸体的阶段,通过铸造工艺变成了实际的镜子。诗人以“初生三五月裴回”来形容这一过程,用意象描绘了镜子的逐渐成形,创造了一种回环的美感。
而后,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镜子被遗憾地放在了一个普通的地方而不是华丽的玉台上。这里,镜子象征着美丽和完美的事物,而华丽的玉台则是象征高贵和荣耀的场所。通过将镜子与玉台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丽事物所应得的尊重和珍视,以及有受限制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以倒装句为主,语言细腻而隽永,运用了夸张和对比手法,揭示了人们追求完美和对美的欣赏的理念。同时,通过对美和遗憾之情的对比,诗人也反映了对现实中不能完美地展示和欣赏美的失望和悲伤,以达到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目的。整首诗言简意赅,寥寥数语之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薛涛。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