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兴中园为远趣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筹思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ù xìng zhōng yuán wèi yuǎn q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昔人何计亦何思,许国忧民适此时。
寓兴中园为远趣,托名华榜有新诗。
数株碧柳苍苔地,一丈红蕖渌水池。
坐听楚谣知岁美,想衔杯酒问花期。
()
远趣,托名,新诗,苍苔,水池,花期

诗词:《筹思亭》
作者:王安石(宋代)

昔人何计亦何思,
许国忧民适此时。
寓兴中园为远趣,
托名华榜有新诗。

数株碧柳苍苔地,
一丈红蕖渌水池。
坐听楚谣知岁美,
想衔杯酒问花期。

中文译文:
过去人们有何计划、何思虑,
国家的忧虑和人民的苦难正当此时。
在这繁华的中园中寻找远方的欢乐,
通过在华榜上留下新的诗篇来表达自己。

几株碧绿的垂柳在苔藓地生长,
一池红蕖花盛开在清澈的水池中。
坐在这里倾听楚地的歌谣,感受岁月的美好,
思索着举杯邀酒,询问花期的来临。

诗意和赏析:
《筹思亭》是王安石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园林景色和表达情感,抒发了作者对时代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

诗篇开头提到过去人们的计划和思考,以及国家和人民所面临的困境。这种忧虑正好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相契合,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状况的关切。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一个优美的园林景色,其中有碧绿的垂柳和盛开的红蕖花。这些景物与前两句的忧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通过这种对比,作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民幸福的期盼。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岁月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期许。楚谣是指楚地的歌谣,作者坐在园中聆听,感受岁月的流转和美好的时光。而举杯邀酒、问花期,则是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园林景色的描绘和对时代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民幸福的期盼。同时,通过对美好生活和未来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