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气即易凌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景德塔》,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qì jí yì líng,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放身千仞高,北望太行山。
邑屋如螘蚁,蔽亏尘雾间。
念此屋中人,当复几人闲。
鸡鸣起四散,暮夜相与还。
物物各自我,谁为贤与顽。
贱气即易凌,贵气即难攀。
愧予心未齐,俛首一破颜。
()
放身千仞螘蚁尘雾:尘土和烟雾;尘土飞扬如雾。喻浊世;污浊。
中人:1.中等资质的人。2.中等收入的人家。3.亲信贵宠的人。4.宦官。5.宫女。6.买卖仲介或居中调停的人。7.容貌中等的人。
鸡鸣:鸡叫。常指天明之前。
四散:四散sìsàn向四周分散乌云四散,被风吹成了碎片
相与:1.相偕、相互。2.结交。3.朋友,交情好的人。
物物贵气予心俛首破颜

诗词:《登景德塔》

放身千仞高,
北望太行山。
邑屋如螘蚁,
蔽亏尘雾间。
念此屋中人,
当复几人闲。
鸡鸣起四散,
暮夜相与还。
物物各自我,
谁为贤与顽。
贱气即易凌,
贵气即难攀。
愧予心未齐,
俛首一破颜。

中文译文:

放眼望去,登上千仞高的景德塔,
北望太行山山脉。
城邑的房屋犹如蚂蚁,
被蒙上了尘雾的遮掩。
想起这些居住其中的人们,
又有几人能够闲适自在呢?
鸡鸣声响起,四处散开归巢,
在暮色降临时相互归还。
世间万物各自为我,
谁能判断谁是贤者还是愚者呢?
卑贱的心态容易被轻视,
高贵的气质难以攀越。
我感到惭愧,心境还未完全平和,
低头一笑,面具破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作者登上景德塔远眺太行山的景象,并通过对居住在城邑中的人们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人性的思考。

诗中的景德塔象征着高处的远眺,视野开阔,代表着对人生的洞察和理解。太行山作为远方的目标,象征着人们追求的理想和远大目标。而城邑中的房屋则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作者用螘蚁来形容,暗示了人世间的繁华和喧嚣。

作者思考居住在城邑中的人们,思索着他们是否能够拥有闲适自在的生活。鸡鸣声的描绘表达了生活的规律性,人们在日出时分开始忙碌,到了夜晚又归还到自己的家园。这种生活的琐碎和规律使得每个人都陷入了自我关注和自我保护的状态。诗中的问句"物物各自我,谁为贤与顽"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人们各自为己,很难判断谁是贤者谁是愚者。

最后两句"贱气即易凌,贵气即难攀。愧予心未齐,俛首一破颜"表达了作者的自省和自嘲。作者承认自己心境尚未完全平和,面对现实和人性的局限感到惭愧,但也展现出一丝自嘲的微笑,意味着对人生境遇的接受和宽容。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