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疑归梦西南去

出自宋代苏轼的《留题显圣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yí guī mèng xī nán q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渺渺疏林集晚鸦,孤村烟火梵王家。
幽人自种千头橘,远客来寻百结花。
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
只疑归梦西南去,翠竹江村绕白沙。
()
烟火:(名)①烟和火。②指烟火食:不食人间~。③(方)香火。
幽人:1.幽隐之人;隐士。2.指幽居之士。
远客:远方的来客。茉莉的拟人戏称。
闲试白沙:白色沙砾。即白鲨。

《留题显圣寺》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渺渺疏林集晚鸦,
孤村烟火梵王家。
幽人自种千头橘,
远客来寻百结花。
浮石已干霜后水,
焦坑闲试雨前茶。
只疑归梦西南去,
翠竹江村绕白沙。

中文译文:
茫茫疏林中聚集着晚鸦,
孤村里冒出炊烟,是梵王的家。
隐居的人自己种植着千株橘子,
远道而来的客人寻找着百朵花。
湖中的石头已经干了,霜后的水已消退,
烧烤的坑洼里试着雨前的新茶。
只怀疑归程是一场梦,向西南去,
翠竹环绕着江边的村落,在白沙旁绕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人苏轼通过描绘疏林中的晚鸦、孤村中的烟火、幽静的人居环境以及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对宁静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诗的开篇描述了疏林中聚集的晚鸦,给人一种渺渺的感觉,暗示了大自然的广袤和宁静。接着,描写了孤村冒出的炊烟,这里是梵王的家,梵王是佛教中的尊称,暗示了佛教寺庙的存在,给人一种宁静和神圣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隐居的人自己种植千株橘子,以及远道而来的客人寻找百朵花。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远方客人的期待和欢迎。这种对自然和生活的关注,展示了诗人对简朴、淳朴生活的向往和推崇。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自然界的变化,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情感。浮石已经干了,霜后的水已退去,焦坑试着雨前的新茶。这些描写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恬静和宁谧的氛围。

最后两句“只疑归梦西南去,翠竹江村绕白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归途的疑虑和追求,翠竹环绕江村,围绕着白沙绕行,境界宁静而美丽,给人以希望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宁静、自然和淳朴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文环境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转和归途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观察和感悟。整首诗词以宁静、恬淡的氛围贯穿始终,给人一种静谧和舒适的感受,同时也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