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道桐庐更清美。宋代。苏轼。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岂惟浊世隐狂奴,时平亦出佳公子。初冠惠文读城旦,晚入奉常陪剑履。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未应良木弃大匠,要使名驹试千里。奉亲官舍当有择,得郡江南差可喜。白粲连樯一万艘,红妆执乐三千指。簿书期会得余闲,亦念人生行乐耳。
《送江公著知吉州》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
岂惟浊世隐狂奴,时平亦出佳公子。
初冠惠文读城旦,晚入奉常陪剑履。
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
未应良木弃大匠,要使名驹试千里。
奉亲官舍当有择,得郡江南差可喜。
白粲连樯一万艘,红妆执乐三千指。
簿书期会得余闲,亦念人生行乐耳。
中文译文:
三个地方的风景已经穿越了千山万水,但依然觉得桐庐的风景更加清美。
不仅是为了躲避浊世的狂乱,时平的世道也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初次戴上冠冕,学习文化,读书到日出时分;晚年进入朝廷,担任重要职务。
刚刚登上华省的高位,突然想起了过去在钓台上垂钓的时光,决心要回归自然的生活。
优秀的木材不应该被抛弃,要用来打造一匹名驹,以测试它是否能跑遍千里。
在官舍中侍奉亲人时,应该有所选择,得到郡县政务的派遣是可喜的。
一万艘洁白的船只连成一片,三千位红衣乐师演奏指挥。
簿书和会议的安排给我留下一些闲暇时间,也思考人生的乐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朋友江公著送行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江公著离开吴地(指江南地区)前往吉州的情景,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送别之情。
首先,诗人用"三吴行尽千山水"的形象描绘了江公著离开吴地的旅途,表达了离别的辛酸之情。然后,通过对比,诗人提到了桐庐的清美风景,以突出吴地的美丽。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江公著在浊世中隐藏自己的心态,并称赞时平时代也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表达了对江公著的赞许和鼓励。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江公著年轻时的学习和晚年的朝廷生涯,展现了江公著的成长和奋斗历程。然后,诗人突然想起了过去在钓台上的悠闲时光,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江公著未来的祝福和期许,希望他能像良木打造名驹一样,在任职吉州的同时,能有所选择并取得成就。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展现了苏轼对江公著的深情厚意。通过描绘吴地的美景、赞扬江公著的才华和成就,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和祝福之情。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抒情笔法展现了离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重。通过对吴地美景的描绘和对江公著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其未来的祝愿。整首诗意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丰富的感情和细腻的描写能力,是一首优秀的送别之作。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