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成桦烛飘金烬。宋代。苏轼。马上胡琴塞上姝,郑中丞後有人无。诗成桦烛飘金烬,八尺英公欲燎须。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马上胡琴塞上姝,
郑中丞后有人无。
诗成桦烛飘金烬,
八尺英公欲燎须。
诗意:
这首诗词以写琴曲和琴师为主题,描绘了一位叫郑中丞的琴师在马上演奏胡琴,但他后继无人。在这个背景下,诗人苏轼表达了对艺术传承和才华流传的关切。他用此诗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和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琴艺和琴师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又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苏轼的才华和情感。以下是对每句的赏析:
1. "马上胡琴塞上姝":这句意味着琴师郑中丞在马上演奏胡琴,胡琴的音乐被随着风声传到了远方。胡琴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这里象征着古老的艺术和文化。
2. "郑中丞后有人无":这句表达了苏轼对郑中丞之后没有人继承他琴艺的担忧。这是对艺术传承的反思和对文化衰落的忧虑。
3. "诗成桦烛飘金烬":这句意味着苏轼的诗已经创作完成,但如同桦木烛一样,烛花燃尽,只剩下金色的灰烬。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才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4. "八尺英公欲燎须":这句表达了苏轼对英公(指郑中丞)的赞美之情。"八尺"是指琴的尺寸,这里表示郑中丞在琴艺上的卓越成就。"欲燎须"指的是苏轼希望能够传承郑中丞的琴艺,延续他的才华。
这首诗词通过对琴师郑中丞的描写,抒发了苏轼对艺术传承和才华流传的忧虑和赞美。它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关注和对个人才华的思考。同时,通过对琴曲和琴师的描绘,诗词中透露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老艺术的敬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