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茶避林樾

出自宋代苏轼的《游惠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ēng chá bì lín yuè,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
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
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
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
山泉:山泉shānquán山地涌出的泉水清澈的山泉
烹茶:烹茶pēngchá煮茶或沏茶
色味奇绝:奇妙到极点。
玉川子饥弄山花:山间野花。植物名。

《游惠山》是苏轼所写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他在惠山游玩时的一段经历和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敲火发山泉,
烹茶避林樾。
明窗倾紫盏,
色味两奇绝。

敲击火炉使山泉发出声响,
烹煮茶水躲避树林的幽静。
透明的窗户倾斜着紫色的茶杯,
色彩和味道都非常绝妙。

吾生眠食耳,
一饱万想灭。
颇笑玉川子,
饥弄三百月。

我生命中只顾睡眠和饮食,
一旦满足,万种思绪都消失。
我对着玉川子大笑,
饥饿把三百个月亮玩弄起来。

岂如山中人,
睡起山花发。
一瓯谁与共,
门外无来辙。

与那些居住在山中的人相比,
我一觉醒来,山花已经盛开。
一瓢茶谁来与我共享,
门外没有任何踪迹。

诗意和赏析:
《游惠山》这首诗词以描绘作者在惠山游玩时的情景为主线,表达了苏轼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物质欲望和名利的超脱态度。

在诗的开头,作者通过敲击火炉和烹煮茶水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声音和味道,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避世之态。明窗倾斜的紫色茶杯呈现出一种奇妙的色彩和味道,使人感受到独特的美妙体验。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他将生命中的需求局限于睡眠和饮食,并认为一旦满足这些基本需求,一切烦恼和思绪都会消失。这种态度体现了对俗世的超然追求,表达了对名利和物质欲望的超越。

在最后两句诗中,作者与山中的人进行对比。山中人是指那些与自然紧密联系、追求心灵自由的人。作者用睡起山花发来形容山中人的境界,意味着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能够领悟到山花开放的美好景象。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超然。他期望有人能与他一同分享一瓢茶,但门外却没有任何人来。这种境况强调了作者的独立和超脱,他能够享受孤寂的自由,与世隔绝。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苏轼在惠山游玩时的心境,表现出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红尘世界的超脱态度。通过对物质欲望的超越,他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