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号空山

出自宋代苏轼的《梦中作寄朱行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ào pú hào kōng shā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舜不作六器,谁知贵玙璠。
哀哉楚狂士,抱璞号空山
相如起睨柱,头璧相与还。
何如郑子产,有礼国自闲。
虽微韩宣子,鄙夫亦辞环。
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
()
六器抱璞空山:空旷的山谷。
相如有礼自闲鄙夫:鄙夫bǐfū∶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鱼悬兽槛,鄙夫知之。——《晋书·董京传》∶第一人称的谦称
贪宝尘寰:(名)尘世;人世间。

诗词:《梦中作寄朱行中》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舜不作六器,谁知贵玙璠。
哀哉楚狂士,抱璞号空山。
相如起睨柱,头璧相与还。
何如郑子产,有礼国自闲。
虽微韩宣子,鄙夫亦辞环。
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

中文译文:
舜不创造六器,谁知道贵重的玉璧。
可悲的是楚国的狂士,怀揣着粗糙的玉石被称为空山。
相如从柱子上取下玉璧,彼此交换。
何不效仿郑国子产,拥有礼仪,国家自然太平安宁。
即使像微不足道的韩非子那样,庸俗的人也会辞去权势。
直到现在,不贪图珍宝,凛然照亮尘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梦中写的,他以诗人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代伟大人物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首先,苏轼提到舜不创造六器,指的是舜帝时期,舜并没有创造出珍宝和奢华的器物,但他的价值和意义却被人们所珍视。这暗喻了现实社会中,人们过于追求物质财富和外在的繁华,而忽略了内在的价值和精神追求。

接着,诗中提到了楚国的狂士,抱着粗糙的玉石被称为"空山"。这里楚国的狂士可以理解为具有独特见解和狂放不羁个性的人物,而他怀揣的粗糙玉石象征着内心的宝贵和真诚。这是对那些在世俗眼光下被忽视或轻视的人的赞美,他们可能并不拥有外在的财富和地位,但他们内心的财富却是无价之宝。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提到了相如与柱子上的玉璧。相如是汉代的文学家,他为了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将自己的头衔与玉璧交换。这里苏轼通过相如的行为,表达了对忠诚和高尚品德的赞美。他呼吁人们效仿郑国子产的行为,郑国子产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忠诚于国家而闻名。苏轼认为,一个国家若能拥有礼仪和道德,国家将会自然太平安宁。

最后,苏轼提到了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尽管韩非子只是个普通人,但他也辞去了权势,不再追求权利和物质财富。这里苏轼以韩非子为例,表达了对人们追求内心真理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呼吁。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人物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苏轼对人们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地位的忧虑。他认为真正的财富和价值在于内心的宝藏和高尚的品德。通过引用舜、楚狂士、相如、郑子产和韩宣子等人物的形象,苏轼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纯粹和高尚,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于人性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体现了他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世俗功利的反思。它引发了对于内心追求和物质追求的对比,提醒人们珍视内心的纯粹和追求真理的勇气。这种思想内涵和诗歌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