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闻师兄鲍谿父登北高峰宿绝顶僧舍即事

同闻师兄鲍谿父登北高峰宿绝顶僧舍即事朗读

《同闻师兄鲍谿父登北高峰宿绝顶僧舍即事》是明代程嘉燧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心境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在北高峰僧舍的宿处所体验到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双峰径转石林苍,
携客扪萝宿上方。
涧饮断虹明积翠,
湖飞片雨乱斜阳。
东来岛屿吞江郭,
西去云山指故乡。
夜久禅心同寂历,
松风诸岭一何长。

这首诗以北高峰僧舍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示了作者在此地宿处的体验和心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作为诗的背景,通过描绘山峰、涧水、湖泊、岛屿等元素,营造出一幅宁静、壮美的山水画卷。双峰蜿蜒曲折,石林苍茫,给人以壮观的感受。诗人与友人攀登山峰,扪萝攀藤,一同宿于高峰之上,共享这份清静高远的境地。

诗中提到的"涧饮断虹明积翠",形象地描绘了涧水清澈明亮,从石缝中流出,形成断虹的美景,水光映照下的山石苍翠如玉。"湖飞片雨乱斜阳"则表达了湖泊上片片雨点在斜阳下飘洒的情景,景色变幻之间,给人以诗意的遐想。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东西两个方向的景物,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东来岛屿吞江郭"表达了东方的岛屿似乎要吞噬江城,而"西去云山指故乡"则意味着诗人望向西方的云山,心中指向远方的故乡。这种对家乡的思念情感,与诗中的自然景色相互交融,增添了一丝禅意。

最后两句"夜久禅心同寂历,松风诸岭一何长"表达了夜晚久坐禅修的心境。在寂静中,诗人的心境与山林、松风融为一体,时间仿佛变得无限延长,给人以宁静和超脱尘俗的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在北高峰僧舍的宿处所体验到的宁静、壮美和禅意。通过与友人共赏山水,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夜晚的禅修体验,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给人以思考和静心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清风舒旭日,双鹊鸣相和。不惜辞野木,唯愿巢庭柯。

主人诚爱物,琼林亦婆娑。高栖有垂荫,低濯无张罗。

()

秋浦山川似若耶,广文官舍列仙家。无因得附星槎便,箕踞长松看九华。

()

少小事苟卿,佔毕更寒暑。慨然青云志,一旦从羁旅。

西游到咸阳,上书寤英主。门庭正翕集,车骑来千数。

()

暑懒归投簟,凉醒打当书。罢吟唇欲裂,起坐膝难舒。

汲古微澜动,悲秋小雨馀。五言未针线,百过且阶除。

()
平村泉石足幽栖,暖着田衣饱青藜。
坐看鸡虫笑庄子,劳劳齐物物难齐。
()

昨夜春寒冷如水,梦入关山数千里。萧郎近报在凉州,一寸心驰边上头。

()

醉竿直。一叶扁舟漾碧。澄江上、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渔乡共水国。都属沧浪傲客。烟波外,风笠雨蓑,才掷丝纶便千尺。
飘然去无迹。恣脚扣双船,帆挂轻席。盈钩香饵鱼争食。更拨棹葭岸,放篙菱浦,才过新栅又旧驿。占江南江北。
堪恻。利名积。算纵有豪华,难比清寂。须知此乐天无极。有一斗芳酒,数声横笛。芦花深夜,半醉里、任露滴。

()

胶庠衣钵是青毡,付与儿曹自勉旃。鼎级科名彰父教,著庭勋绩见家传。

千钟合使荣三釜,一品终当贵九泉。留却无穷风木恨,悲笳呜咽晚春天。

()
滴尽池荷无奈雨,吹翻井叶可怜风。
溪毛山骨犹无恙,尚有芦花对蓼红。
()

偶扶藜杖过南津,野寺长桥发兴新。
暂就清溪照须鬓,不妨翠雾湿衣巾。
山萦细栈疑无路,树络崩崖不压人。

()

闻道青原新瀑布,奔飞绝似匡庐山。匡庐瀑布推三叠,一半移来烟雾间。

大士无心偶开辟,挂出晴川数千尺。说法无烦玉麈挥,日夜雷声喧石壁。

()
片片红梅落,纤纤绿草生。
无端夜来雨,又碍出门行。
()

老能劝学照余生,似夜随灯到处明。
往行前言如不见,暗中无烛若为行。

()

到得芳天闹众葩,相思一夜鬓成华。
阆风归去无消息,梦寐犹应见此花。

()
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傅。
谁知默鼓无弦曲,时向珠宫舞幻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