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君琱琢伤天和

出自宋代苏轼的《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ǒng jūn diāo zuó shāng tiān hé,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赠君长铗君当歌,每食无鱼叹委蛇。
一朝得见暴公子,櫑具欲与冠争峨。
岂比杜陵贫病叟,终日长镵随短蓑。
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
故将换砚岂无意,恐君琱琢伤天和
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报章苦恨无好语,试向君砚求余波。
诗成剑往砚应笑,那将屋漏供悬河。
()
赠君公子:(名)旧时称诸侯、官僚的儿子,后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病叟短蓑斩蛟

诗词:《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赠君长铗君当歌,
每食无鱼叹委蛇。
一朝得见暴公子,
櫑具欲与冠争峨。
岂比杜陵贫病叟,
终日长镵随短蓑。
斩蛟刺虎老无力,
带牛佩犊吏所诃。
故将换砚岂无意,
恐君琱琢伤天和。
作诗反剑亦何谓,
知君欲以诗相磨。
报章苦恨无好语,
试向君砚求余波。
诗成剑往砚应笑,
那将屋漏供悬河。

中文译文:
送给长铗兄,兄弟应当高歌,
每次吃饭没有鱼,感叹自己像被蛇束缚。
有一天遇见了嚣张的公子,
装束华丽,欲与王冠争峰。
难道与杜陵的贫病老叟相比,
整日里拖着短蓑衣长镵(一种短刀)。
斩蛟刺虎的英雄老了无力,
带着牛皮佩戴犊子的牛仔被官吏所嘲讽。
因此选择换砚台并非无意,
担心兄弟的珠宝镌刻会伤害到天和(指天命)。
作诗反对使用剑,这又是何意呢?
知道兄弟欲以诗来交流。
在文报上苦恼没有好文章,
试着向兄弟的砚台寻求一丝余波。
诗写成了,剑却飞向砚台,应该会嘲笑我,
屋漏的水滴供养着悬浮的河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长铗的赠诗。诗中表达了苏轼对长铗的思念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苏轼对自己与长铗不同命运的感慨。

诗的开头,苏轼赞美长铗应当高歌,但在生活中却常常感到受困,没有自由,就像被蛇所束缚。接下来,苏轼提到自己与长铗的不同遭遇。苏轼遇到了一个嚣张的公子,他的装束华丽,意图与王冠争峰,而苏轼却与杜陵的贫病老叟相比,整日里拖着短蓑衣和长镵,生活艰辛。苏轼用斩蛟刺虎来形容自己年迈力衰,带着牛皮佩戴着犊子的牛仔,却被官吏所嘲讽。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谈到了砚台和剑的象征意义。他表示选择换砚台并非无意,而是担心自己的珠宝镌刻会伤害到天和,表达了对长铗的关切之情。此外,苏轼也谈到了诗和剑的关系,他说作诗反对使用剑,却欣然接受以诗相磨的方式与长铗交流。他苦于无法在文报上写出好文章,因此试着向长铗的砚台求取一丝余波,希望能够得到灵感和启发。最后,苏轼表示他的诗写成后,剑会飞向砚台,而屋漏的水滴却供养着悬浮的河流,暗示着他的作品可能无法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长铗的敬重与思念,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在官场和社会上的挫折和无奈。他通过诗歌与长铗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同时也抒发了对文学创作和生活困境的思考和抱怨。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苏轼与长铗两个不同命运的人物,以及诗与剑的象征意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