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各有宜

出自宋代苏轼的《薏苡》,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ǎo mù gè yǒu yí,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
能除五溪毒,不救谗言伤。
谗言风雨过,瘴疠久亦亡。
两俱不足治,但爱草木长。
草木各有宜,珍产骈南荒。
绛囊悬荔支,雪粉剖桄榔。
不谓蓬荻姿,中有药与粮。
舂为芡珠圆,炊作菰米香。
子美拾橡栗,黄精诳空肠。
今吾独何者,玉粒照座光。
()
薏苡:植物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线状披针形,颖果卵形,淡褐色。子粒(薏苡仁)含淀粉。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茎叶可作造纸原料。
御瘴传神良不救谗言:(名)毁谤的话;挑拨离间的话:听信~。
风雨:(名)①风和雨:~无阻|~大作。②比喻艰难困苦:不经历~,怎么见彩虹?
瘴疠:指热带或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不足:(动)不值得:~挂齿|~为怪。②(形)不充足;不够:~之处|先天~。
草木:1.草与树木。2.指荒野。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薏苡》是苏轼写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薏苡,古代一种作物,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这首诗词以薏苡的特性为引子,表达了苏轼对于草木生长和自然界规律的赞美。

诗词中的“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意指服食薏苡可以御瘴疠之病,表达了薏苡的药用价值。接着,苏轼提到谗言的伤害,表示谣言传播犹如风雨过后,瘴疠久也会消失,但是对于谗言的伤害却无法抵御。这里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比喻,抒发了作者对于真理与善良的坚守和对谣言的深切痛感。

接下来的几句“两俱不足治,但爱草木长。草木各有宜,珍产骈南荒。”表达了苏轼对于草木生长的喜爱,并强调了自然界万物各自的特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他提到了南方的珍贵产物,展示了大自然的丰富多样和生机盎然。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一些其他的植物和食物,如荔枝、石榴、芡实、菰米等,表现了作者对于各种草木的热爱和对于美食的向往。最后一句“今吾独何者,玉粒照座光”表示作者对自己的思考,以及对于自身的自省和思考。

整首诗词以自然界的景物和植物为主题,通过对草木生长和自然规律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于真理、善良和自然的赞美和思考。同时,他也通过对谣言和谗言的批判,展示了对于人性的洞察和对于社会现象的反思。这首诗词既有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有对人性的思考,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