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驽马肥苜蓿

出自宋代苏轼的《戏用晁补之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rú nú mǎ féi mù xu,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
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
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
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
()
醉翁:1.称喜欢喝酒的人。2.宋代欧阳修的号。
吟诗:1.作诗。宋孔平仲《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苏軾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清杜濬《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2.吟诵诗歌。茅盾《子夜》九:“吟诗的杜新箨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巴金《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清诗咀嚼:(动)①用牙细嚼食物。②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耐人~。
令人:1.善人,品德美好的人。2.古代命妇的封号。3.差役、衙役。4.使人、派人。
试问: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
驽马:(书)(名)跑不快的马。
苜蓿:豆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重要牧草和绿肥。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花蝶形,呈紫色。结荚果。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古代专指紫苜蓿。现也作为紫苜蓿、南苜蓿等的统称。
知君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名)杜鹃(鸟名)。

《戏用晁补之韵》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我尝陪醉翁醉,
今君但吟诗老诗。
清诗咀嚼那得饱,
瘦竹潇洒令人饥。
试问凤凰饥食竹,
何如驽马肥苜蓿。
知君忍饥空诵诗,
口颊澜翻如布谷。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对比的场景,通过对饮酒与吟诗的对比,表达了苏轼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的态度。

赏析:
诗的开头,苏轼回忆过去曾与醉翁一起醉酒,但现在,他只是看着君子吟诗。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和人的成长。接下来,苏轼说吟诗虽然清雅,但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就像瘦竹潇洒,却让人感到饥饿一样。这里通过对瘦竹的描写,暗示了苏轼对于诗歌的追求和期望。

接下来的几句,苏轼提出了一个反问,问凤凰如果只吃竹子会怎样,与饥饿的驽马吃上肥美的苜蓿相比,凤凰的状况如何。这里凤凰和驽马的比喻,反映了苏轼对于诗歌的要求,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达到驽马肥苜蓿的水平,而不仅仅满足于吟诗的清雅。

最后两句,苏轼表示自己明白君子必须忍受饥饿,但他却宁愿空着肚子吟诗。这里通过"口颊澜翻如布谷"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苏轼内心的激荡和激情澎湃,他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超过了对于食物的需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苏轼对于诗歌的追求和对于艺术的执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