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室延清芬。宋代。苏轼。汝阴多老桧,处处屯苍云。地连丹砂井,物化青牛君。时有再生枝,(颍之灵坛观,亦有再生桧。)还作左纽纹。王孙有古意,书室延清芬。应怜四孺子,不堕凡木群。体备松柏姿,气含芝?薰。初扶鹤立骨,未出龙缠筋。巢根白蚁乱,网叶秋虫纷,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植勤。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闻。
诗词:《和赵景贶栽桧》
作者:苏轼(宋代)
汝阴多老桧,处处屯苍云。
地连丹砂井,物化青牛君。
时有再生枝,(颍之灵坛观,亦有再生桧。)
还作左纽纹。王孙有古意,书室延清芬。
应怜四孺子,不堕凡木群。
体备松柏姿,气含芝?薰。
初扶鹤立骨,未出龙缠筋。
巢根白蚁乱,网叶秋虫纷,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植勤。
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闻。
中文译文:
我家乡汝阴长满了古老的桧树,到处都是苍茫的云朵。
这片土地连着丹砂井,桧树成了它们的化身。
时常有再生的枝条,(颍州的灵坛观,也有再生的桧树。)
还形成了左旋的纹路。王孙心中怀有古老的情怀,在书房中散发着清香。
应当怜惜这四个孩子,它们不会堕落于世俗的木材之中。
树体具备松柏的姿态,气息中蕴含着芝草的香气。
它们初次扶持鹤骨,尚未展开如龙般的枝条。
巢根处白蚁纷纷扰乱,树叶上秋虫纷飞,由此可知,初生的芾树必须要被认真保护。
等到多年之后,树皮已经长到三寸厚,狐狸和老鼠也无法威胁到它们了。
诗意和赏析:
《和赵景贶栽桧》是苏轼写给朋友赵景贶栽种桧树的一首诗。桧树是一种珍贵的树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尚的品质,它象征着不朽和坚贞。诗中描述了汝阴地区长满了古老的桧树,形成了苍茫的云雾。作者将桧树比作化身为青牛,体现了桧树的尊贵和崇高。诗中还提到桧树会有再生的枝条,表达了桧树的生命力和不朽的品质。
接下来,诗人讲述了赵景贶是如何在书房中种植桧树,并表达了对这些桧树的喜爱和珍视。他呼吁珍惜这四个孩子(指种植的桧树),不让它们沦为平凡的木材,体现了对桧树的赞美和敬重。
诗中还描绘了桧树的形态和气质,将其比作松柏,形容其姿态挺拔,气质高雅。诗中还描述了初生的芾树,尚未展开如龙般的枝条,但巢根处的白蚁和树叶上的秋虫已经开始扰乱,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对初生桧树的关怀和警示,强调了封植桧树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最后两句表达了桧树成熟后的坚固和无畏,树皮已经长到三寸厚,甚至狐狸和老鼠也无法对其造成威胁。这种表达体现了桧树坚强不屈的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桧树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以桧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桧树的形态、生命力和耐久性,表达了作者对桧树的喜爱、珍视和赞美。诗中还融入了对人生、价值和保护环境的思考,以桧树作为象征,传递出对于珍贵事物、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的重视和呼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