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我千结肠

出自宋代苏轼的《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ǐ wǒ qiān jié chá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闻公少已悟,拄杖久倚床。
笑我老而痴,负鼓欲求亡。
庶几东门子,柱史安敢望。
嗜毒戏猛兽,虑患先不详。
囊破蛇已走,尚未省齿伤。
妙哉两篇诗,洗我千结肠
黠蚕不作茧,未老辄自僵。
永谢汤火厄,泠然超无方。
()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求亡庶几:表示希望的语气词,或许可以。
柱史猛兽:指体大而凶猛的兽类,如虎、狮、豹等。
虑患不详:1.不详细,不完善。2.不细说(书信中用语)。

诗词:《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闻公少已悟,拄杖久倚床。
笑我老而痴,负鼓欲求亡。
庶几东门子,柱史安敢望。
嗜毒戏猛兽,虑患先不详。
囊破蛇已走,尚未省齿伤。
妙哉两篇诗,洗我千结肠。
黠蚕不作茧,未老辄自僵。
永谢汤火厄,泠然超无方。

中文译文:

听闻公子年少已经觉悟,拄着拐杖长时间倚在床上。
嘲笑我老了又糊涂,背负着鼓而渴望消失。
或许我这东门子弟,不敢奢望成为柱史(指朝廷高官)。
迷恋于毒品和戏弄凶猛的野兽,忧虑的灾祸却未先见。
蛇已经逃出袋子,尚未意识到牙齿受伤。
多么精妙的两篇诗,洗涤了我千丝万缕的纠结。
狡猾的蚕虫不编茧,未老先自己僵化。
永远感激药物的灭绝,心境清凉超越无所适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给叶涛的致远见和二诗的回复,表达了苏轼对自身境遇和叶涛修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叶涛的不同,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的自省。

首先,苏轼自嘲自己已经老去而愚糊,拄着拐杖长时间倚在床上,与年轻有为的叶涛形成鲜明对照。他嘲笑自己背负着鼓(指负累)却渴望消失,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痛感。

接着,苏轼提到自己是东门子弟,暗示自己只能是平凡的人物,不敢奢望成为柱史(指朝廷高官)。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对自身功名的反思,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然后,苏轼描述了自己迷恋毒品和戏弄凶猛野兽的情景,暗喻自己沉迷于世俗的享乐和游戏,却忽略了可能带来的灾祸。囊破蛇已走,尚未省齿伤,意味着他意识到了错误,但还没有及时避免损害。

最后,苏轼称赞叶涛的两篇诗妙不可言,洗涤了他内心的纠结和烦扰。黠蚕不作茧,未老辄自僵,表示叶涛能够及时洞察事物的本质,不给自己留下牵绊和束缚。

最后两句“永谢汤火厄,泠然超无方”,表达了苏轼对药物的庆幸和感激之情。汤火厄指的是古代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的药方,苏轼用来比喻药物的作用,表示对药物治疗的救赎之感。泠然超无方则表达了他对药物的效果感到清凉和超脱,超越了一切束缚和困扰。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自己和叶涛的形象和境遇,反映了苏轼对自身的自省和对人生的思考。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错误,并对叶涛的才华和洞察力表示赞叹和羡慕。最后,他表达了对药物治疗的感激之情,将其比喻为心灵的洗涤和超越。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内心的挣扎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他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苏轼的情感和心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自身和世界的深入思考,体现了苏轼独特的感悟和艺术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