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滩头一叶身。宋代。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蜀道有错喜欢铺,在大散关上。)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扶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初到赣州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于旅途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七千里外二毛人,
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
(蜀道有错喜欢铺,
在大散关上。)
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
积雨扶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
此生何止略知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初到赣州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先,诗中的“七千里外二毛人”指的是苏轼自己,在他离开家乡七千里的地方,他感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无助的情绪。
接着,诗中的“十八滩头一叶身”描绘了苏轼在赣州沿途经过的十八个滩头,以及他在那里的短暂停留。这里的“一叶身”意味着苏轼在这陌生的地方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
然后,诗中的“山忆喜欢劳远梦”表达了苏轼对于故乡山川的怀念之情。他在蜀地行走时,发现蜀道有错,他内心感到不安和困惑。
接下来,诗中的“地名惶恐泣孤臣”描绘了赣州地名中蕴含的历史和苏轼对于历史的思考。这里的“孤臣”指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他在赣州被俘后泣血。
最后,诗中的“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扶舟减石鳞”表达了苏轼对于未来的期许。他希望能够乘着顺风航行,在逆境中得到帮助,减少困难和阻碍。
整首诗以苏轼自身的身世和旅途经历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背景,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情感和文学才华。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