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旱土不膏

出自宋代苏轼的《东坡八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uì hàn tǔ bù gāo,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岁晚有偿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
蓬蒿:(名)①茼蒿,一种植物,嫩茎和叶可作蔬菜,也叫蒿子秆。②(书)飞蓬和蒿子,比喻民间(含轻视义)。
筋力有偿劳独有:独自具有;独自据有。只有;特有。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
孤旅人瓦砾:(名)破碎的砖头瓦片。

《东坡八首》是苏轼(字子瞻)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废弃的城垒和颓败的城墙,表达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废垒无人顾,
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
岁晚有偿劳。

独有孤旅人,
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
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
欲刮一寸毛。
喟然释耒叹,
我廪何时高。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废弃垒城和颓败墙垣的观察和感叹。诗中提到废垒无人关注,颓垣上长满了野草,无人去清理和修缮。作者感叹道,谁能够舍弃个人的舒适和安逸,愿意付出劳动力来修复这座城垒呢?即使岁月已晚,但只要有报酬,仍然有人愿意努力。

诗中还提到了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他无处可逃避,天穷地尽。他试图捡起城垒上的瓦砾,但即使岁旱,土地也不肥沃,无法生长植物。在崎岖不平和荆棘丛生的环境中,他想刮一寸毛发,表示了他的艰难困境。最后,诗人叹息自己的境遇,他的廪(指供养的粮食)何时能高起来呢?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废弃城垒和颓败墙垣,以及孤独旅行者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呼吁人们能够关注废弃的事物,愿意付出努力去修复和改变,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处境和未来的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