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照曜之

出自宋代苏轼的《和陶拟古九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chū zhào yào zh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生子多颖悟,德报岂吾欺。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
佛法,冥冥,此方,无名,治生,家世

《和陶拟古九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在佛法的盛行之中,儒家学者感到羞愧难当。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佛教在当时的盛行和对传统儒家学说的一种讽刺。佛教的教义强调修行和超脱尘世的追求,而儒家强调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作者可能在诗中借用佛教和儒家的对立,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和看法。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伟大的功德在默默无闻之中,又怎能背离当下的责任。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功德行为应该默默无闻的态度,即不求功名利禄,但也不忽视眼前的责任和义务。作者对个人修行和社会责任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这个地方陈旧而繁杂,混浊而没有名声。
诗意:这两句描绘了某个地方的状况,可能是指社会或文化环境的沉沦和衰败。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困惑和无奈表达出来。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勤于治理生活,守护家族传统,却让人产生怀疑。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坚守传统价值观和家族责任的努力,但又感到这种努力引起了他人的怀疑和疑虑。作者可能在反思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还不知道酒和肉是否有违背道义之处,能否脱离生死的轮回。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德伦理的探讨。作者在诗中质疑酒和肉是否与道义相背离,以及是否能够超越生死的束缚。这种思考可能涉及到佛教的生死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热闹的吴闽之间,佛教的事物难以思量。
诗意:这两句描述了吴闽地区佛教盛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事物的难以理解和思考。可能是对佛教教义和修行方式的一种反思。

生子多颖悟,德报岂吾欺。
生育出聪明有悟性的子孙,他们的德行报答不会辜负我。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子孙有良好教育和德行培养的期望。作者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理解并继承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时机将会让正直的眼法照耀,一经展现将会辉映。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和真理的信念。作者相信在适当的时机下,正义和真理将会展现出来并产生辉煌的光芒。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谁是城中的英雄人物,勤奋地吟诵我的这首诗。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作的自信和希望能够被有志之人所传诵。作者希望自己的诗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和赞赏。

这首诗词《和陶拟古九首》反映了苏轼对当时社会和自身处境的思考和反思。他借用佛教和儒家的对立,表达了对社会状况的思考,对个人修行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进行了思索,对道德伦理和人生意义进行了质疑。诗中还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和对正义真理的信仰。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矛盾、困惑和希望,展示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文化素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