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惜红颜

出自唐代刘驾的《弃妇》,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uó rì xī hóng yá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
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
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
初嫁时,养蚕,成茧,新人,蛾眉,红颜,老迟,良媒,不远

《弃妇》是唐代诗人刘驾创作的一首诗。诗词描述了一个被抛弃的女人的悲苦之情。整首诗意味深长,充满了愤懑和哀思。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回车”指的是妇女在婚姻中的出嫁和回家两次行动。妇女在婚后回家,心里充满了悲伤和不安。

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
路边的花朵盛开,使她回忆起初嫁时的情景。这种比较象征着她年轻时的美丽与辛酸。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养蚕吐丝成茧,织布的机器仍然在。这里暗示着妇女的努力和坚持,虽然没有了丈夫的照顾和依靠,但她仍然忙于家务。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
新娘会嘲笑她这个被抛弃的女人,嘲笑她失去了美丽和幸福。而她曾经的媚眼,已经失去了光彩。

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
曾经美丽的她,如今已经苍老,她担心老去,感受到了时间的残酷和无情。

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曾经红娘在婚前协助她,如今却无处诉说她的哀愁和悲恸。她的痛苦和恨意无处倾诉。

这首诗通过对妇女的凄凉命运的描绘,暴露出古代女性遭受的不公和困境。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唐代社会伦理观念的狭隘和偏见。

诗词的中文译文: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
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
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刘驾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一个被抛弃的女人的悲苦命运,表达了对女性地位和境遇的思考和关注。试图启发人们对妇女命运的反思。

诗中以意象生动的描写方式,勾勒出这位被遗弃女人的凄凉遭遇。对于读者来说,可以从诗中感受到古代女性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存在的女性地位低下、婚姻制度的不公平。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展现出女性被遗弃、被世俗眼光看待的现实。通过表达出女性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思考。

最后两句:“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一句婚姻心理的哀伤,表达了她对失去幸福的怨恨之情。另一句则是对周围人们的诘责:良媒在她的作用失效后就离她而去,她的哀伤无人分享。这种失望和孤独感在诗的尾部发出最后的呐喊。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具象的描写和深刻的诗意表达了对古代女性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这位诗人通过这首诗作,让人们看到了女性的辛酸、不公和遭遇,引起了对女性地位的反思和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驾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刘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