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悟遇否穷

出自明代张名由的《夏日田家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ǎn wù yù fǒu qióng,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每恨独不遇,一无以自见。
终身谈仁义,垂老常贫贱。
翩翩思吾党,才美何绚练。
既蒙国士知,鞅掌隔异县。
落月在屋梁,暮云缅吴甸。
慊慊不能忘,令人心目睊。
乃觉离怀殷,反悟遇否穷
羡庐坐叹息,素丝彯短弁。
()
不遇,终身,仁义,老常,贫贱,吾党,鞅掌,异县

这首诗是明代张名由创作的《夏日田家四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夏日田家四首》

每恨独不遇,一无以自见。
终身谈仁义,垂老常贫贱。
翩翩思吾党,才美何绚练。
既蒙国士知,鞅掌隔异县。

落月在屋梁,暮云缅吴甸。
慊慊不能忘,令人心目睊。
乃觉离怀殷,反悟遇否穷。
羡庐坐叹息,素丝彯短弁。

译文:
每次都感到遗憾不得与人见面,没有可以展示自己的东西。
一生都在谈论仁义之事,到老依然贫穷卑微。
心中忧郁思念我的同伴,才华美丽何等绚烂。
受到了国士的赏识,但是职位却隔在了不同的县。

月亮落在屋檐上,晚云笼罩着吴甸。
悲伤的心情无法忘怀,令人感到心灵的震撼。
才觉得离情更加深沉,反而领悟到遇见与否并不决定穷富。
羡慕那座庐山的人坐在那里叹息,素丝彎短的弁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日田家的心情和思考。作者感到遗憾和沮丧,因为他无法得到与人交流的机会,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他一生都在谈论仁义的道德伦理,但却一直过着贫穷和卑微的生活。

诗中提到了作者思念自己的同伴,他们才华出众、美丽绚烂,但作者却无法与他们共同进步,因为他们隔在了不同的地方。月亮落在屋檐上,晚云笼罩着吴甸,给人一种凄凉的氛围。作者感到无法忘怀,这种感觉令人心灵受到触动。

然而,作者在思考中逐渐领悟到,离别和遇见并不是衡量人生价值和贫富的唯一标准。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心态,认识到心中的忧伤和思念并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他羡慕那些能坐在庐山上的人,但同时也反思着自己的短处。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自身才华和命运的思索。通过描绘田园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诗歌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哲学意味,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名由

(1526—1604)苏州府嘉定人,初名凡,字公路。通古今学,好奇计。家在安亭,有田亩童仆,一旦弃去为贫人,读书谈道。北历燕、赵、齐、魏之郊,游古战场,辄慷慨悲歌。工诗,有诗集。...

张名由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