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麟谁见游郊薮

出自明代文徵明的《秋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áng lín shuí jiàn yóu jiāo sǒu,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浮云奄忽互相逾,北首长安万里余。
灞上将军真戏尔,回中消息近何如。
祥麟谁见游郊薮,塞雁空闻有帛书。
泽国西风秋正急,有人东望忆鲈鱼。
()
浮云,奄忽,首长,将军,回中,消息,何如,祥麟,郊薮,帛书,忆鲈鱼

诗词:《秋兴》
朝代:明代
作者:文徵明

浮云奄忽互相逾,北首长安万里余。
灞上将军真戏尔,回中消息近何如。
祥麟谁见游郊薮,塞雁空闻有帛书。
泽国西风秋正急,有人东望忆鲈鱼。

中文译文:
飘浮的云彼此迅速穿越,从北方看长安城还有万里之遥。
灞上的将军啊,你真的嬉戏得意吗?回到中原,近况如何?
祥瑞的麟兽,有谁见过它在郊野和薮林中游荡?塞北的候鸟虽然听说有人送来了锦缎的书信。
泽国的西风秋天正猛烈,有人向东望着,怀念着那亲近的鲈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的作品,以描绘秋天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描述了浮云快速穿越的景象,以此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变幻无常。北方的长安城距离诗人所在的地方有万里之遥,强调了离乡背井的孤寂和远离故乡的痛苦。

接着诗人提到了灞上的将军,暗示了自己离乡之后的境遇。将军在回到中原之前在灞上玩耍,回中原后的近况如何,诗中并未交代,留下了一种悬念和思考。

诗中出现了祥麟和塞雁的形象。祥麟是传说中吉祥的神兽,诗人问道:有谁见过祥麟在野外游荡?这里既有对传统传说的追思,也有对奇迹和希望的渴望。塞雁则象征着远方的消息,诗中说塞雁虽然听说有人带来了消息,但并未详细交代内容,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最后两句描述了泽国的西风秋天的猛烈和诗人思乡的情感。有人向东望着,怀念着故乡的鲈鱼,表达了对家乡风土和美好回忆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远方的渴望。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相融合,给读者带来一种深情的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