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见前贤说

出自唐代项斯的《中秋夜怀》,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ài jiàn qián xián shuō,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趋驰早晚休,一岁又残秋。
若只如今日,何难至白头。
沧波归处远,旅食尚边愁。
赖见前贤说,穷通不自由。
()
残秋,白头,食尚,边愁,穷通,自由

中秋夜怀

趋驰早晚休,
一岁又残秋。
若只如今日,
何难至白头。
沧波归处远,
旅食尚边愁。
赖见前贤说,
穷通不自由。

中文译文:

匆忙的日子早晚要停下,
一岁又过去了,秋天已经残缺。
如果只是像今天这样,
何难到达白发苍苍的年头。
远离沧海的归宿渺远,
在异乡吃着旅途中的苦楚。
幸好读到前辈的启示,
贫穷与富贵并不是自由选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与人生的起伏和境遇有所关联。诗的开头,诗人借“趋驰早晚休”一句寄托了他对忙碌生活的不满,呼吁人们要及时休息,不要忙于奔波。接下来的两句“一岁又残秋,若只如今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年岁已经过去,秋天即将结束。然后,诗人用“何难至白头”的问句表示,如果像现在这样平常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白发苍茫的年龄。

接下来,诗人用“沧波归处远,旅食尚边愁”来表达他离开故乡、生活在异乡时的苦闷和思乡之情。他感叹离开家乡后,回到故乡的道路变得遥远,异乡的饮食仍然带有忧伤。最后两句“赖见前贤说,穷通不自由”表达了诗人学习前辈的经验,并得出结论:贫穷与富贵并不代表自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并在异乡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他通过思考前辈智慧的结论,反思了贫穷与富贵对于人生自由的真正含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项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