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唐代。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翻译
青青的枥树林的深处也住着人,一条小溪由几户人家共享同分。
高山在正午时分峰影已经移动,草叶上沾着泥痕因刚跑过鹿群。
蒸煮茶叶的香气从茅屋里冒出,缫丝的声响隔着竹篱也能听闻。
在路上遇见了买药归来的山客,心甘情愿随他进入如岛的白云。
注释
⑴青枥(lì):一种落叶乔木,亦称枥树。深:一作“疏”。
⑵分:分配,分享。
⑶回:一作“移”。日午:中午。
⑷从:一作“冲”。茅舍:茅屋。
⑸缲丝:煮茧抽丝。
⑹不惜:不顾惜;不吝惜。岛云:白云飘浮山间,有如水中岛屿。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起笔展示山间佳境──有景,有人,有村落。“亦”、“分”二字下得活脱。“亦”字表明此处枥木虽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杳无人烟,而是“亦有人”。有人必有村,可诗人并不正面说“亦有村”,却说一条溪水被几户人家分享着,这就显得出语不凡。这里一片枥林,一条溪水,几户人家,一幅恬美的山村图都从十四字绘出。次联写景更细。诗人用“点染法”,选取“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写出极不寻常的诗境来。乍看“山当日午”,似乎平淡无奇,可一经“回峰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荡漾的美姿,立刻呈现目前。同样,“草带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一经“过鹿群”渲染,那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帘。“点染”本为中国画的技法,一点一染,淡浓、远近、深浅不同,景象更活现纸上。诗中“点染法”的妙用,效果亦然。它在平凡中见奇特,奇特又出于平凡,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如果单说“山当日午”、“草带泥痕”就索然无味,即使单说“回峰影”、“过鹿群”也平淡少兴。只有前用四字先“点”,而后用三字加“染”,于是这一联的两幅画面顿时为读者展示出富有动态的美的境界。
在第三联里,诗人准确地捕捉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与抽茧来开拓诗的意境。巧妙的是,诗人并未直说山村农民如何忙碌于捡茶、分茶、炒茶和煮茧、退蛹、抽丝,而只是说从茅舍升出袅袅炊烟中闻到了蒸茗的香味;隔着竹篱听到了缲丝声音,从而使读者自己去领略农事丰收的盛景。这里,诗人创造的意境因借助于通感作用,产生了一种令人倍感亲切的氛围。
按照诗意发展,尾联似应写诗人走进山村了。但是不然,“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当诗人走着走着,邂逅卖药材回来的老者,便随同这位年老的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这一收笔,意味深长,是诗旨所在。“不惜”二字隐隐透露了诗人不投身热气腾腾的制茶抽丝的山村,而遁迹空寂的云山的苦衷。他在另一首诗里写道:“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归家山行》),这里说的“不耻归”,同样表现了诗人不惜谢绝仕途而甘隐山林的心情。“不惜相随入岛云”,作为末句似收而未收,余韵绕梁。
这首诗的特点是构思奇巧,移步换形,环绕山中之行,层次分明地写出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见闻。写景,景物明丽;抒情,情味隽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实是一首佳作。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项斯。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游东山寺。清代。秦彬。寻胜春郊踏绿畦,几重山色望中迷。亸鞭谷口频惊马,看镜岩前欲舞鸡。树密漫闻钟远近,云横谁辨路高低。逢僧引到青峰处,日出东方月落西。
别刘少已冯希吕。明代。徐熥。都门慷慨别同驩,剑气冲霄马上看。一自荆卿歌变徵,萧萧易水至今寒。
赠李沔阳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楚人抽棘霸江湖,万载孤城剖一符。从此沔阳为渤海,直教云梦作蓬壶。
读淮阴侯传 其一。清代。张洵佳。百战难居震主功,自然鸟尽要藏弓。英雄早分衔冤死,何必临行累蒯通。
黄河西来直如箭,闸高三板苦臼战。孤篷兀守睡惛腾,洗眼忽睹故人面。
间关万里来滇南,飘泊一官同客燕。倔强不善事上官,转运京铜八十万。
守惠济闸遇宋西樵明府运铜北上共饮至醉作歌贻之。清代。韩崶。黄河西来直如箭,闸高三板苦臼战。孤篷兀守睡惛腾,洗眼忽睹故人面。间关万里来滇南,飘泊一官同客燕。倔强不善事上官,转运京铜八十万。昆吾之质精且良,磈礌历落装满舱。远从巴峡穿瞿塘,石齿衙衙森剑铓。訇然撞击首尾张,委弃岂汝能周防。绳缒万夫沈水取,入饱蛟龙出豺虎。江声呜咽江水赤,千百曾无返十五。来时孟秋今孟夏,十月征程半天下。惊魂羁魄天公怜,从今王道真平平。忆昔长安同跃马,交情脱略世应寡。岂料年来迹转迷,那知今日杯重把。男儿自是可怜虫,吾辈原非食肉者。波平月上清风来,安得河水变玉醅。与君长夜倾千杯。所惜明朝闸板开,眼前呼舞俱尘埃。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近现代。鲁迅。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题卫以嘉藏盛子昭画。明代。杨士奇。盛生家住吴山下,前代风流多见画。此图三尺更清奇,野水疏林澹潇洒。风平云净霁景鲜,玻瓈倒映水中天。鉴湖洞庭不可辨,隔浦山光落钓船。荡舟者谁定曾识,渺渺相望似相觅。寻常一曲沧浪歌,醉倚汀沙白鸥侧。鸱夷羊裘世久无,浮世虚名安足沽。放怀纵意任所适,何处烟波无钓徒。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宋代。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高楼谷日欢同赏,弄柳攀梅又此时。开岁斜川谁共往,暮春沂水尔何迟。
年丰绿蚁邻能续,谷煖黄莺树屡移。满眼物华喧勃勃,即看岩壑迥多姿。
谷日登盘谷岩楼诸生同游言岩西南有芹山观旧址乃白玉蟾脩炼之所遂往寻之席地复酌 其一。明代。叶春及。高楼谷日欢同赏,弄柳攀梅又此时。开岁斜川谁共往,暮春沂水尔何迟。年丰绿蚁邻能续,谷煖黄莺树屡移。满眼物华喧勃勃,即看岩壑迥多姿。
七月九日五噫 其一。明代。张萱。客久缘何事,归迟真浪游。计期才两月,忆别似三秋。梦起月在枕,夜深人倚楼。前宵君见否,织女嫁牵牛。
唐开成年墓志石。宋代。王应麟。鸿蒙肇开辟,变嬗几成毁。寥寥断竹歌,瓦堲溯姚姒。周坟典以族,讵认青乌子。公琴记咎繇,邢山称东里。葛淯失之矫,璠玙过于侈。焉知宫夹墓,莫识龟言水。铜槃字十六,铭自此于始。延陵有孔篆,乌宁半辞止。汉砖犹简朴,石章寝华靡。无愧惟有道,媚俗多虚美。七松谈士良,何以懲不轨。载笔鲜南董,袭浮谬臧否。岂悟冢中人,三百年不死。妇名弗出阃,古未有碑诔。谥见春秋初,志起典午氏。簪蒿隐士妻,芳刻垂千祀。杨高托不朽,习之文中理。或犯葵丘禁,息国事何耻。蛾眉为黄土,磨灭更谁纪。宰如比何人,维邑之士女。逸民孺仲裔,冰雪濯纨绮。采俪古鄞州,俭勤终莫齿。试问几何年,颇与铜人似。虽微黄绢辞,亦质而不俚。丘夷池又平,蓬颗今廛市。聚庐寒劫灰,余光辉泥滓。曰德巢由俦,闺曰莱鸿比。我行松柏下,势荣朝菌尔。隆碣牛砺角,翁仲卧荆杞。兰艾均一尘,玉岷同一燬。孤竹梦泡然,柳下垄孰是。片石幸有传,诗以贻彤史。
经始。明代。张国维。茅屋依岩巧在因,子楹初立势凌旻。栋云池月无生有,曲水残山假却真。仲蔚蓬蒿开径日,陶潜樽酒眄柯辰。风光诗句宜相酢,□判山祗迭主宾。
送彦与孙兄赴廷对。宋代。刘宰。捷书夜到古朱方,之子登名甲乙行。伟行向来高月旦,遗经端合破天荒。公孙对策风云会,董子留名日月光。趋向一分燕越异,赠言惟有用心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