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锷明芙蓉。明代。王稚登。千金两吴钩,秋水为銛锋。人血衅其上,宝锷明芙蓉。割鱼千万里,不得屠一龙。屠龙岂不能,惜哉委尘埃。析薪刈青松,弃置良足哀。一旦成销折,不能断青苔。英雄困平世,伊管乃凡才。
这首诗词《古意四首(以下《金昌集》)》是明代的王稚登所作。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千金两吴钩,秋水为銛锋。
人血衅其上,宝锷明芙蓉。
割鱼千万里,不得屠一龙。
屠龙岂不能,惜哉委尘埃。
析薪刈青松,弃置良足哀。
一旦成销折,不能断青苔。
英雄困平世,伊管乃凡才。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古老而崇高的意境,以及英雄豪情和世俗现实之间的冲突。诗中通过描绘宝剑和龙,表达了对英雄情怀的赞美和对平庸现实的无奈之情。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千金两吴钩,秋水为銛锋",描述了剑的高贵和锋利。"千金"表示剑的价值非凡,"吴钩"则指的是吴越剑法中的剑。"秋水"和"銛锋"是对剑的形象描绘,使得剑的形象更加生动。
第二句"人血衅其上,宝锷明芙蓉",描述了剑上沾满了英雄的鲜血,宝剑的刃上闪耀着明亮的光芒。"芙蓉"是一种美丽的花朵,这里用来比喻剑的光芒。
第三句"割鱼千万里,不得屠一龙",表达了英雄的雄心壮志。割鱼是指刺杀敌人,而屠龙则象征着战胜强大敌人的壮举。然而,纵使割鱼千万次,却无法屠杀一条龙,暗示着英雄的志向难以实现。
第四句"屠龙岂不能,惜哉委尘埃",表达了对英雄事业未能实现的遗憾之情。作者在此表达了对英雄的惋惜,认为英雄的壮举被埋没在尘埃之中,未能实现光辉的成就。
第五句"析薪刈青松,弃置良足哀",以林则徐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志士的敬仰和对放弃个人追求的悲伤。林则徐是明末清初的爱国志士,他将自己的事业比作砍伐青松,但最终却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追求,引起了作者的哀叹。
最后两句"一旦成销折,不能断青苔。英雄困平世,伊管乃凡才",表达了英雄在平凡世俗面前的困顿和无奈。即使英雄的事业最终失败,他们的名字和功绩也不会被人们遗忘,而平庸的人却无法取得卓越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剑和龙的比喻,以及对英雄事业和现实境遇的对英雄事业和现实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英雄豪情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意更加深远,引人思考。同时,诗歌中对历史人物和典故的引用,增加了文化内涵和诗意的厚重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英雄精神和人生困境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
王稚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