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界积微尘

出自明代明沈定王的《山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 jiè jī wēi ché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丹地转嶙峋,山寒未觉春。
枯藤悬古木,独鸟咤行人。
崖断才分径,云低欲拂巾。
渐看天路近,下界积微尘
()
嶙峋:1.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怪石~。~的山峦。2.形容人消瘦露骨:瘦骨~。3.形容人刚正有骨气:气节~。傲骨~。
枯藤:1.枯老的藤蔓。2.称藤制的手杖。
行人:(名)在路上走的人。
分径天路:1.天上的路。2.指高远的路。3.上天的法则。天道。4.指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规律。5.指京都。6.喻及第、出仕等。7.青藏铁路别称。
下界:1.人间;对天上而言。2.指阴间,地府。3.下凡。
微尘:1.佛教语。色体的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谓之“微尘”。常用以指极细小的物质。2.极细小的尘埃。3.喻指卑微不足道者。常用作谦词。

《山行》是明代诗人明沈定王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丹地转嶙峋,山寒未觉春。
红色的土地崎岖起伏,寒山尚未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枯藤悬古木,独鸟咤行人。
干枯的藤蔓悬挂在古老的树木上,孤雀啼叫惊动了行人。
崖断才分径,云低欲拂巾。
悬崖断裂形成了两条小径,云雾低垂几乎要拂过头巾。
渐看天路近,下界积微尘。
逐渐看到通往天路的近处,下方的尘埃渐渐积聚。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行走在崎岖的山间,感受到山寒未退的寒冷。枯藤悬挂在古老的树木上,孤雀的叫声划破寂静,给行人带来一种突然的惊吓。悬崖断裂成两条小径,云雾低垂,给人一种近在眼前的感觉。最后,作者逐渐看到通向天路的近处,而下方的尘埃则代表了尘世的繁华,与作者追求高远的心境形成了对比。

这首诗词以山行为题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山的独特感受。同时,通过对山间景物的描写,也抒发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