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中朝许请缨

出自明代林娙的《闻关白信良人上书请讨之志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bì zhōng cháo xǔ qǐng yī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海寇无端欲弄兵,满廷文武策谁成。
儿夫自有终军志,未必中朝许请缨
()
海寇:海盗。
儿夫自有:自身拥有的,本来就是自己的。
请缨:(书)(动)汉朝时,南越(粤)与汉和亲,武帝派终军出使,劝说南越王入朝。终军说,愿取一长缨(绳子)把南越王绑来。后用“请缨”指请求杀敌:为国~。

诗词:《闻关白信良人上书请讨之志喜》
作者:林娙(明代)

海寇无端欲弄兵,
满廷文武策谁成。
儿夫自有终军志,
未必中朝许请缨。

中文译文:

听说关白收到了丈夫上书请求讨伐海寇的决心,我感到欣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明代时期,海寇肆意侵犯,国内需要组织军队讨伐的情况。诗中的“关白”指的是古代官职“关内侍郎”的简称,表示诗人的丈夫是一位高官。诗人听说丈夫上书请求讨伐海寇的消息后,感到非常高兴。

首先,诗人提到海寇“无端欲弄兵”,意味着海寇的行为毫无理由,只是为了挑起战争。这种海寇的威胁让整个朝廷上下都在寻找对策,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大家都在商讨如何应对海寇的问题。然而,诗人认为无论朝廷内的文武官员如何策划,都无法解决问题。这里的“满廷文武策谁成”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担忧和对文武官员能力的质疑。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丈夫的欣赏和信任。诗中提到“儿夫自有终军志”,表明诗人的丈夫有着坚定不移的军事抱负和决心,愿意为国家的安宁而奋斗。诗人认为,丈夫自身的决心和志向,远比中央政府的决策更为重要。

最后,诗人以“未必中朝许请缨”的语句结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期望,认为丈夫不一定需要中央政府的许可,就能主动请缨出征,为国家除去海寇的祸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丈夫勇敢决断的赞美和对中央政府应对问题能力的质疑。诗人认为,丈夫个人的志向和决心比政府的策略更为重要,同时也表达了对丈夫积极行动的期待。这首诗词展现了明代时期社会动荡、海盗肆虐的背景,并通过个人情感抒发了对家国安危的关切和对勇敢行动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