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裘有余温。明代。顾璘。抱疴掩荆扉,出户已寒节。新晴步南溪,草际见残雪。仰视日光微,始惊天气冽。敝裘有余温,浊酒堪独啜。羸躯苟能存,暄月会当别。
《行药至溪南偶成》是明代顾璘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抱疴掩荆扉,
出户已寒节。
新晴步南溪,
草际见残雪。
仰视日光微,
始惊天气冽。
敝裘有余温,
浊酒堪独啜。
羸躯苟能存,
暄月会当别。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顾璘行药至溪南的情景。诗人身患疾病,他抱病而出,门户已有严寒的节令。在新晴的天气里,他漫步在南溪边,看到草地上残留的雪。仰望微弱的阳光,才发觉天气寒冷。他身上的破旧衣袍还有一些温暖,可以品味着酒,独自啜饮。尽管诗人的身体瘦弱,但他仍然能够生存下来,期待着温暖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行药至溪南的情境,展现出一种淡泊寡欲、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诗人身患疾病,却不因病情而放弃行动,他抱病而出,表现出奋发向前的精神。诗中描绘了冬季的严寒景象,通过对草地上残雪的描写,突出了严寒的感觉。诗人仰望微弱的阳光,体验到寒冷的天气,这一形象描写增强了冬季的寒冷氛围。诗中提到诗人身上的敝裘还有余温,可以品味着酒,这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能够找到一些温暖和慰藉的能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坚守和对美好的期待,尽管他身体羸弱,但他仍然期待着温暖的月光,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严寒中行药至溪南的情景,展示了他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希望的向往。这首诗具有清新、朴实的风格,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语言,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情感。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顾璘。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