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班师回

出自明代戴铣的《出塞(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nán xiàng bān shī huí,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军行入大漠,遥见胡骑来。
死战四五合,白日昏黄埃。
战败虏星奔,血洒阴山隈。
高功在主将,南向班师回
¤
()
军行大漠:大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àmò,释义是无边的沙漠。大漠泛指亚洲东北部高原地区,亦即东亚内陆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达阿尔泰山脉,北连萨彦岭、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南抵阴山山脉,两面边缘地带分别被称为漠南漠北。
遥见:远远望见。
死战:死战sǐzhàn∶决定生死存亡的战斗同敌人决一死战∶拼死战斗,拼命守卫和敌人死战到底
白日:1、白天2、太阳3、泛指时光
战败:战败zhànbài∶被打败;败阵战败方战败而亡者。——宋·苏洵《六国论》∶挫败;征服;击败中国人民战败了日本侵略者
主将:主将zhǔjiàng∶军队的主要将领∶起到关健作用的人
班师:(书)(动)调回出去打仗的军队,也指出征的军队胜利归来:~回朝。[反]出师。

《出塞(二首)》是明代作家戴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军队行进入大漠,远远看见胡骑来。激烈战斗四五次,白昼被黄色尘埃笼罩。战败的敌人溃逃如星奔,鲜血洒在阴山的脚下。伟大的功绩归于主将,向南方回师。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战争场景,表达了战士们在边塞上奋勇作战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军队进入大漠,远远看见胡骑的到来,以及激烈的战斗和战胜敌人的情景,展现了边塞军人的勇猛和英勇。战斗中的血腥和尘埃弥漫的景象,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严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主将的赞美和战胜敌人后回师的喜悦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场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情感的表达,传递了战争的残酷和壮丽。诗中的"胡骑"、"阴山"等词语,勾勒出了边塞战场的荒凉和崇山峻岭的景象,给人以深深的印象。战斗的激烈和敌我对峙的紧张氛围通过"死战四五合"、"战败虏星奔"等词语得以生动地表现出来。而"高功在主将,南向班师回"的句子则突出了主将的英勇和指挥才能,以及战胜敌人后的喜悦和归来的欢欣。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以及生动的形象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塞军人的英勇,同时也表达了对主将的赞美和胜利的喜悦之情。它不仅具有历史背景的意义,还展现了戴铣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戴铣

(?—1507)明安徽婺源人,字宝之。弘治九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数有建白,旋调南京户科。正德间以奏留刘健、谢迁,且劾中官高凤,逮系诏狱,廷杖除名。创甚而卒。嘉靖中追赠光禄少卿。...

戴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