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声只在芭蕉。元代。冯子振。新凉时节城南住。灯火诵鲁国尼父。到秋来宋玉生悲,不赋高唐云雨。一声声只在芭蕉,断送别离人去。甚河桥柳树全疏,恨正在长亭短处。
《鹦鹉曲 城南秋思》是一首诗词,作者是冯子振,具体的朝代和创作时间不详。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城南的秋天,凉意渐浓。灯火下,我诵读着鲁国尼父的诗篇。到了秋天,宋玉的悲思油然而生,他无法再写出像高唐云雨一样优美的诗句。一声声的叹息只在芭蕉间回响,这使我惋惜地看着离别的人们离去。河桥上的柳树已经凋零,显得十分疏落,我为自己错失了长亭短暂相聚的时光而感到遗憾。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城南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离别之情的思考和悲叹。诗中的凉意、灯火、离别、凋零等意象,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的情绪。同时,通过引用鲁国尼父和宋玉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字,展示了作者对文人境遇和文学创作的思考和反思。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离别和遗憾的感慨,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诗词展现了一种对于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冯子振。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