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惨未渠央。元代。戴良。羲驭不肯迟,荣悴讵可量。举头望穹昊,日月已宿房。陨霜凋众类,惨惨未渠央。李梅忽冬实,又复值愆阳。物化苟如此,只乱我中肠。¤
《和陶渊明杂诗(六首·以下《越游稿》)》是明代戴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羲驭不肯迟,荣悴讵可量。
举头望穹昊,日月已宿房。
陨霜凋众类,惨惨未渠央。
李梅忽冬实,又复值愆阳。
物化苟如此,只乱我中肠。
中文译文:
太阳和月亮已经在天上驻宿,
我不愿逗留太久,因为光阴的荣华是无法估量的。
抬头望向天空,日月已经守在那里。
寒霜降临凋谢万物,悲惨的景象还未到极致。
李梅忽然结果,又碰上了寒冷的阳光。
鲜花果实如此不可预测,只能让我内心烦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慨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生命易逝的感慨和无奈。诗中的"羲驭"指代太阳,"穹昊"指天空,"日月已宿房"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太阳和月亮已经在天空中驻宿,而我们则不能停留太久,因为时间的荣华是无法估量的。诗人抬头仰望天空,感叹自然界的循环,同时也意味着自己的微小和渺小。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寒霜降临后的凄凉景象,万物凋谢、枯萎,给人以惨淡的感觉。然而,诗中又突然出现了李梅结果的情景,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现象,寒冷的冬天竟然还有果实的结果,给人以希望和意外之感。最后一句"物化苟如此,只乱我中肠"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多端、无常的困惑和内心的不安。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和转换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诗人反思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以及自己的无奈和困惑。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从而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和感悟。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戴良。(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