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洲寺下丝竹繁

出自元代陈基的《别后闻入杭赋寄》,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ǔ zhōu sì xià sī zhú fá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柳洲寺下丝竹繁,苏小墓边风日暄。
天开十里水如镜,雨过六桥花欲言。
画船夜听孤山鹤,铁笛晓惊西竺猿。
归来相迟桃源上,为唱《竹枝》倾绿尊。
()
丝竹:1.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2.泛指音乐。
天开:天开tiānkāi超越常规的活动,[思想精神等]焕发、奔放异想天开
如镜六桥花欲言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
归来:(动)回来:胜利~|自海外~。

《别后闻入杭赋寄》是元代陈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洲寺下丝竹繁,
苏小墓边风日暄。
天开十里水如镜,
雨过六桥花欲言。
画船夜听孤山鹤,
铁笛晓惊西竺猿。
归来相迟桃源上,
为唱《竹枝》倾绿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后作者在杭州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地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在杭州的柳洲寺下,听到了丝竹乐声,感受到了和煦的风光。天空晴朗,十里水面如镜,雨过后的六桥上的花朵仿佛要说话一般。夜晚,画船上听到了孤山上的鹤鸣声,清晨,铁笛的声音惊动了西竺山上的猿猴。最后,诗人迟迟回到桃源,为了唱《竹枝》而倾倒绿色的酒杯。

赏析:
《别后闻入杭赋寄》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离别之地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词富有层次感和感染力。

首先,诗词以离别为切入点,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声音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离别地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柳洲寺、苏小墓等地名点明了地点,丝竹繁、风日暄等描绘了离别地的生动景象。诗人在离别之后仍然能够感受到这些美好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他对离别地的深深思念。

其次,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十分精细而生动。天空晴朗,水面如镜,描绘了十里水的宁静和美丽。雨过后的六桥上的花朵仿佛要开口说话,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活力。夜晚的孤山鹤鸣和清晨的西竺猿声,使得诗中的景物更加丰满和具体,同时也增添了一种寂寞和离愁的氛围。

最后,诗人的情感表达质朴而真挚。归来后,诗人相对较迟,但仍然回到了桃源。为了唱《竹枝》,他倾倒绿色的酒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艺术的热爱。整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诗意和情感,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基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陈基朗读
()